当前位置: 主页 > 珍藏天地 > 中国绘画 > 清代 >

清 改琦《靓妆倚石图》

时间:2009-01-04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改琦(1773—1828),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其祖先西域人,家松江(今属上海市)。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山水、花草、兰竹小品,师前人而又独具面貌。
改琦(1773—1828),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其祖先西域人,家松江(今属上海市)。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山水、花草、兰竹小品,师前人而又独具面貌。传世作品有《钱东像》、《元机诗意图》、《宫娥梳髻图》、《靓妆倚石图》等。

【名称】清 改琦 靓妆倚石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绢本,设色。纵:83.2厘米,横:27.1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中奇石厚重、翠竹青郁,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手里持着玉箫却无心吹奏,心事重重的倚在石上出神。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少女的云鬓姿容。线条流畅圆润,设色清雅。构图简洁,意境空远优美。

清改琦善画仕女图,名为《靓妆倚石图》,是一幅巧妙运用以景衬人手法的作品。画家以娟秀的翠竹,映衬纤美的少女;以玲珑剔透的湖石,映衬少女的聪慧伶俐;以少女手持玉箫倚石的细节,映衬出少女的凝神沉思。他细腻地表现出人物和景物的配合,画境空灵蕴藉,富有含蓄之美。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诗人诸德彝看透了画家的匠心,题诗二首,第一首云:“新换轻衫杏子绡, 湖山石畔倚纤腰。春愁满腹无人说,那有心情玉箫。”题诗的前两句,从画面形象入手,描写倚石少女的外形、服饰和神态,一个“倚”字,点明以景衬人的手法。后两句,突出少女与玉箫的关系,她持箫不吹,正因为她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满腹春愁,无处诉说,心神不定。以手指按捺管乐器的不同圆孔,便能吹奏出美妙的乐声。倚石沉思的神态,持箫不吹的细节,细致而传神地表达出少女怀念亲人的情思。画家改琦和诗人诸德彝运用相同的艺术技巧,配合默契,共同完成靓妆倚石美女形象的艺术创造。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清 改琦《靓妆倚石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清 汪士慎《兰竹图》

    汪士慎(1686-约1762),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左盲生、天都寄客,安徽歙县人,一作安徽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精篆刻、隶书,擅画花卉...

  • 清 王昱《南山积翠图》

    王昱,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日初,号东庄,太仓人,王原祁堂弟。善画山水,师法王原祁和宋元诸家。所画山水,疏而有致,淡而不薄。约卒于清雍正中期,年70余岁。 【...

  • 清 汪之瑞《山水图》

    汪之瑞明末清初画家,字无瑞,号乘槎,安徽休宁人。初从同邑李永昌学画,书学李邕,清劲可喜。善山水,以悬肘中锋运渴笔焦墨,多麻皮、荷叶等皴。与弘仁、孙逸、查士标为新...

  • 清 王建章《云岭水声图》

    王建章(生卒年不详),字仲初,号砚墨居士,福建泉州人。善画佛像。山水宗董源,笔力雄健,摹古功力深厚。善写生,花卉、翎毛为一时绝艺。生性耿方,不轻易落笔。顺治六年...

  • 清 王原祁《溪山幽居图》

    王原祁(1642-1715)清初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他是江苏太仓人,王时敏的孙子,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四王”,又称“江左四王”。...

  • 清 唐岱《晴峦春霭图》

    唐岱(1675-1752)清代画家。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爱庐、默庄,满洲正白旗人。承祖爵,任骁骑参领,官内务府总管,以画祗候内廷。山水画初从焦秉贞学,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