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珍藏天地 > 中国绘画 > 清代 >

清 金农·《玉壶春色图》轴

时间:2008-05-08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金农,杭州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30岁到扬州,50岁始学画。人们称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玉壶春色图》作于乾隆二十六年,其时画家已75岁高龄了。 “扬州八怪”是
金农,杭州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30岁到扬州,50岁始学画。人们称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玉壶春色图》作于乾隆二十六年,其时画家已75岁高龄了。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富有传奇色彩的、活跃于扬州一带的画家群体,他们以与正统绘画截然不同的画风、与官方文人画家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成为清代绘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这些画家中,金农(冬心)居扬州卖画时间最久,艺术创作也居“八怪”之首。金农是杭州人,从小研习书文,文学修养高。30岁左右他来到扬州,扬州以它当时的繁华、秀丽让金农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直到老死。
  金农的绘画、书法都极有个人特色,绘画中梅竹、鞍马、佛像、人物、山水无不擅长。扬州八怪画风多以恣纵狂肆见长,而金农靠着丰富的修养,以金石意味入画,创造了含义隽永、笔墨拙扑的风格。尽管50岁才开始正式作画,但浓厚的学养使他下笔不凡,人们称他是“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玉壶春色图》便是明证。这幅画作于乾隆二十六年,画家已经75岁的高龄了,是其暮年的精心之作。此画为绢本、设色,长131厘米,横42厘米,是其较大幅作品。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是人品高洁的象征,常常成为文人画家借以自比的绘画题材,也是金农偏好的题材之一。为了创造自己的梅花风格,他潜心研究了同为“八怪”的汪士慎和高翔的梅花,认为汪繁、高简,于是他便在“不疏不繁之间”创造自己的梅花形象。
copyright Artworld.cn

    此画截取梅树干中间部分,通贯于正中,顶天立地,布局奇崛,迥异于常见的折枝花或全株树的构图方式。以大笔铺枝,小笔勾瓣,逸笔草草,初看似乎比例不合,实际上却把梅树刚中有柔、冰肌傲骨的内在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繁枝密萼,穿插有绪,平谈而丰富,“形散而神不散”。水墨的控制也得心应手,以饱含水分的淡墨挥写技干,以浓墨点苔,更显出老梅凌寒的性格。画面典雅清丽,凝练简洁;笔墨隽逸雅拙,纯任自然。从树干造型到笔墨的运用,都以意趣横生为重,不失文人画的风味。画面右侧上端有画家的自题,为追忆50年前,观元至大年少府贡粉矮梅卷情事。方薰《山静居论画》云:“画有可不款题者,惟冬心画不可无题,新辞隽语,妙有风裁。”这说明在金农的画中,长题款是金农的特色。与画面的雅意相映成趣的,正是他题款的独创字体“漆书”。这种字体专用扁笔,出入隶楷之间,方正拙朴,魄力沉雄,似嫩实老,似易实难。绘画、书法、印章风格高度统一,构成金农的艺术世界。诚如秦祖永《桐荫论画》中所言:“金寿门农襟怀高旷,目空古人,展其遗墨,另有一种奇古之气出人意表———真大家笔墨也。”

     梅花一如荷花、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描绘的对象。金农画梅堪称一绝,蒋宝龄在《琴东野屋集》中写道: “冬心画梅多野梅,瘦枝如棘画繁开;淡墨晕花清有神,萧散特过王与辛”。元代画梅大家王冕和辛贡在这里被认为在萧散方面不及金农。其实,金农自己曾说过,他的梅花是取法辛贡的粉梅长卷和王冕的红梅立轴,表示从他们的画中受益不浅。此幅《玉壶春色图》是他为同乡前辈龚翔麟所作。以淡润的墨色、苍浑的笔触铺染出古树宽厚的老干,使之突兀而上,旁插入三五斜枝,不仅丰富了画面层次,更突出了青梅的如珠似玉,清纯可爱,风韵隽朴秀雅。在技法上,他博采各家之长,参以自己古拙书风的金石意趣,通幅以没骨法写出。形成瘦如饥鹤、清如明月、崛如虬龙的独特风格。以此古香满幅的画面,抒发傲视高标的精神,表达洁身自好的态度。在“为梅兄写照”的同时,也为自我写照。他曾在住所旁栽下老梅三十株,冒着凤雪反复揣摩梅枝的正反转侧、疏密穿插。也曾踏雪查巡江路野梅,呵冻挥毫,以求“戏拈冻笔头,为画意先有”的境界。这幅是他无数梅作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幅,题跋落款是“荐举博学宏词杭郡金农画记”,金农一生仕途坎坷,此处故意这样题。 自有许多黑色幽默的成分。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清 金农·《玉壶春色图》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清 汪士慎《兰竹图》

    汪士慎(1686-约1762),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左盲生、天都寄客,安徽歙县人,一作安徽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精篆刻、隶书,擅画花卉...

  • 清 王昱《南山积翠图》

    王昱,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日初,号东庄,太仓人,王原祁堂弟。善画山水,师法王原祁和宋元诸家。所画山水,疏而有致,淡而不薄。约卒于清雍正中期,年70余岁。 【...

  • 清 汪之瑞《山水图》

    汪之瑞明末清初画家,字无瑞,号乘槎,安徽休宁人。初从同邑李永昌学画,书学李邕,清劲可喜。善山水,以悬肘中锋运渴笔焦墨,多麻皮、荷叶等皴。与弘仁、孙逸、查士标为新...

  • 清 王建章《云岭水声图》

    王建章(生卒年不详),字仲初,号砚墨居士,福建泉州人。善画佛像。山水宗董源,笔力雄健,摹古功力深厚。善写生,花卉、翎毛为一时绝艺。生性耿方,不轻易落笔。顺治六年...

  • 清 王原祁《溪山幽居图》

    王原祁(1642-1715)清初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他是江苏太仓人,王时敏的孙子,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四王”,又称“江左四王”。...

  • 清 唐岱《晴峦春霭图》

    唐岱(1675-1752)清代画家。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爱庐、默庄,满洲正白旗人。承祖爵,任骁骑参领,官内务府总管,以画祗候内廷。山水画初从焦秉贞学,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