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1829-1884),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copyright Artworld.cn 自幼读书习字,博闻强识,曾以书画为生。参加过3次会试,皆未中。44岁时任《江西通志》总编,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卒于任上。擅人物、山水,尤工花卉,初画风工丽,后取法徐渭、朱耷、扬州八怪诸家,笔墨趋于放纵,挥笔泼墨,笔力雄健,洒脱自如,色彩浓艳,富有新意。其书法初师颜真卿,后取法北朝碑刻,所作楷书,笔致婉转圆通,人称“魏底颜面”;篆书在邓石如的基础上掺以魏碑笔意,别具一格,亦能以魏碑体势作行草书。赵之谦篆刻初摹西泠八家,后追皖派,参以诏版、汉镜文、钱币文、瓦当文、封泥等,形成章法多变,意境清新的独特风貌,并创阳文边款,其艺术将诗、书、画印有机结合,在清末艺坛上影响很大。其书画作品传世者甚多,后人编辑出版画册、画集多种,著《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诗》、《勇庐闲诘》、《补寰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其印有《二金蝶堂印谱》。传世作品《牡丹图》、《花卉图》、《菊花图》等。 www.Artworld.cn copyright Artworld.cn
【名称】清 赵之谦 四时果实图 赵之谦的重彩大写意花卉画将文人写意画笔墨技巧与明清兼工带写花乌画的设色原理巧妙地融合起来,标新立异。此四屏可谓其代表作。所画花果树木笔墨厚朴,设色浓艳。构图疏密对比强烈,题识书法亦古拙厚重,故其风格金石气浓郁,个性强烈。一屏题:“百子千房奇树传,领取宰相记十年。伪叔。”二屏题:“千秋万岁皆老寿。撝叔。”三屏题:“实花花悬清秋,千金直在中流。撝叔作。”四屏题:“不擎力士拳,且把如来臂。潭禅向天龙,又悟非一指。之谦为紫珮尊兄大人属画。同治九年十二月。” 中国星翁艺苑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清 赵之谦《四时果实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