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照(公元12世纪),南宋画家。字东生,濩泽(今山西阳城)人,生卒年不详。靖康间(1126-1127)金兵陷汴京(今河南开封),中原人民纷起抵抗,萧照在太行山参加义兵,一日遇李唐逃乱至此,萧照素慕李唐画名,即拜李唐为师,并随之南渡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李唐感其德,尽以所能授之,照画艺大进。绍兴(1131-1162)中,补迪功郎,任画院待诏,赐金带。擅画山水、人物、舟车、屋宇,其姓名作石鼓文书款于树石间。尤长异松怪石,所作苍浪古野,“望之有波涛汹涌,云屯风卷之势”。其画笔健墨重,皴法遒劲,苍莽葱郁,气势雄伟,酷似李唐。 传世作品有《中兴瑞应图》卷,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山居图》卷图录于《唐宋元明名画大观》;《秋山红树图》册页藏辽宁省博物馆;《山腰楼观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年代】宋 【简介】轴,绢本,水墨画,纵179.3厘米,横112.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右侧,仅画江水、浅滩、远渚、烟树。山间一条小路迂回盘旋,经前峰山腰渡口直抵后峰山巅,临近山巅处有一片楼台亭阁,一登山行人已走近。右下临水山岩上两人指看远方美景。左侧最高峰画得半壁实半壁虚,虚处乃为江上为气所迷,上升成岚,后面还添上几座淡淡峭峰,启人高远不可测的“仰止”之叹。山际径路盘曲,有两人策杖而上,而楼观却深深埋藏在山坳幽谷中。近山浓重,远山清淡,又形成虚实对比。 (责任编辑:Ivan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