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投资收藏 >

2009年中国文化档案

时间:2010-01-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2009年的文坛颇不宁静。这一年,各种名号的大师备受质疑,连7月故去的季羡林先生,亦难不受波及;这一年,圆明园海外文物摸底启动,鼠兔首被拍卖引发热议;这一年,小沈阳蹿红,余
        2009年的文坛颇不宁静。这一年,各种名号的“大师”备受质疑,连7月故去的季羡林先生,亦难不受波及;这一年,圆明园海外文物摸底启动,鼠兔首被拍卖引发热议;这一年,小沈阳蹿红,余秋雨暴富,千年古刹亦不寂寞,仿佛只有网民的茶几上摆满了杯具;这一年,大侠归于庙堂,何处再觅江湖?

  档案名称:海外流失文物引发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关键词: 圆明园兽首 乾隆玉玺 文物流失 www.Artworld.cn

  入档理由:海外中国文物拍卖总是牵动中国人的民族情感。

copyright Artworld.cn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有多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约为这个数目的10倍。

www.Artworld.cn

  2009年初,法国佳士得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事件轰动一时。中国律师发起“追索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诉讼律师志愿团”,敦促拍卖行取消拍卖并归还文物。而“谁当原告”和“高额诉讼费哪里来”却一度成为难题。最终,中国律师团虽然向法国巴黎一家法院提出了“禁卖”请求,但没能阻止兽首的拍卖。2月25日在法国巴黎佳士得拍卖会上,厦门商人蔡铭超以3149万欧元拍得从圆明园流失的鼠兔首,并在几天后声明“这个款不能付”,一时舆论哗然。 华艺美术世界网

  11月初,伦敦苏富比拍卖乾隆“八征耄念之宝”御宝交龙钮和田青玉玺。这枚“八征耄念之宝”被认为是乾隆晚年最喜欢的玉玺之一,该事件再次引起中国网友的广泛关注。当时的买家身份并未确定,英国方面认为中国内地新富对明清皇室文物颇有兴趣。在得知乾隆玉玺以4000万人民币的高价被拍走后,有文物鉴定专家表示,苏富比拍卖的那枚乾隆玉玺是仿品。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在海外的文物拍卖会上,中国文物早已成为拍卖亮点。面对中国流失文物的海外拍卖,专家建议“理性比愤怒更重要”,记者劝告“不要让爱国热情抬高拍品的价格”,国家文物局认为“眼下的文物流失也很重要”。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路途坎坷,圆明园全球寻宝队伍已经出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档案名称:季羡林遗产风波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关键词:藏品 北京大学 季承 李玉洁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入档理由:“国学大师”季羡林7月去世,身后遗产因为“说不清楚”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最后由儿子季承处理全部遗产。

copyright Artworld.cn

  季羡林藏品外流?此事曾被评为“2008年的文化大事”。藏品外流事件关涉北京大学、季羡林家人、季羡林秘书以及其他季羡林的仰慕者,纷纷扰扰之后,原来“外流藏品”实则赝品。 copyright Artworld.cn

  可是,“假画案”引出了“真画案”。2009年7月,随着季羡林的逝世,其包含在身后遗产中的书画藏品何处去,成为季羡林家人、秘书和广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一场“季羡林遗产纠纷”拉开帷幕,季羡林之子季承、季羡林秘书李玉洁以及北京大学之间形成一个难解的结。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百家讲坛》的学者钱文忠透露,季羡林的遗产是“天文数字”!季羡林逝世后,曾与工作院校北京大学签署的全部财产捐赠协议还算不算数?季承在父亲季羡林临终前拿到的“小纸条”能否顺利取得全部遗产的合法继承权?李玉洁是否私藏季羡林书画以及其他财产?整个季羡林遗产纠纷就围绕着这四个主要问题展开。 华艺美术世界网

  最后,北京大学校方退出了这场遗产纷争,表示尊重“季老一切事务由季承打理”的最新意愿,宣告2001年的捐赠协议无效,之前,季老对北大的所有捐赠也不成立。季承表示,他不会因为自己是遗产处理人,就独吞这笔遗产,因为“季老的文化遗产属于整个全社会”。至于季承是否能从李玉洁手中拿到“怀疑私藏的季羡林的财产”,就成为这场喧嚣的遗产纠纷的最后一个谜团。 中国星翁艺苑

  档案名称:2009 那些离去的身影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关键词:大师 去世 季羡林 任继愈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入档理由:每到年末,总会有一些盘点让人心情沉重。今年离开我们的文艺界大家是梁羽生、李文华、季羡林、任继愈……这一长串名字,将铭刻在后人心中。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这一年的1月,与金庸、古龙并列的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驾鹤西去。在“封刀”隐居近三十年后,这位武侠大家终于能够彻底告别江湖的是非。在悉尼小规模的丧礼上,好友金庸在敬献的花圈上写道:“悼梁羽生兄逝世/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www.Artworld.cn

  罹患喉癌多年的相声大家李文华,在初夏的5月悄然离去。在相声并不景气的当下,“永葆工人本色”的李大爷,虽则久已不能登台演出,仍然被观众怀念,各方悼念者众多。甚至有评论说,“李文华带走了相声界最后的库存,人间从此无相声”。 中国星翁艺苑

  2009年7月11日,“国丧二宝”,任继愈、季羡林两位重量级的学者相继离世。媒体密集报道的同时,亦有小小缺憾——曾出现了“重季轻任”情况。幸而这种局面并未持久,即得扭转。有评论指出,与季老相比,任老在“国学”方面的著述,不但数量众多,而且涉猎范围极广,在哲学、宗教、文献学等好多方面,都有不小的建树,其渊博学识,在当今学界,罕有其匹。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作为温家宝总理数度探望的长者,季羡林先生更为公众所熟悉,悼念活动之丰富自不待言。遗憾的是,在季老生命最后时刻,发生了一些令人寒心的怪事。自08年开始的“盗画”风波一直持续到了今年。及至其子季承终于得见老父,一家三代重享天伦之乐,相关事件所引发的风波才趋于平息。不想几个月后,才见了小孙子没几天的季老便仙去了。在其遗体告别仪式上的“白衣女子事件”,则再次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了曾引发热议的季老遗产事件。巴金曾发出“寿则多辱”的感叹,季老先生的晚年,亦颇不宁静。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晚,因肾衰竭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89岁。作为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唐德刚留给后世的主要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 口述历史》《袁氏当国》等。此外,这位胡适的得意弟子还创立了能够解释中国社会转型规律的“历史三峡”理论。

华艺美术世界网

  95岁的杨宪益于11月23日因淋巴癌在北京去世,人们将“大翻译家”“中西文化的桥梁”“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这样的头衔送给这位老人。杨宪益最伟大的翻译成就是和夫人戴乃迭合译《红楼梦》120回,他们还翻译了屈原的《离骚》,是屈原作品英文翻译的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对鲁迅作品的海外推介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华艺美术世界网

  杨宪益的辞世,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思考,更加关注和忧心中国翻译事业的未来走向。

www.Artworld.cn

  有着“中国第一玩家”的王世襄,于2009年底告别人世。他头衔众多,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还有人称他为奇人、北京最后的贵族、情趣大师、中国第一玩家……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有人评价这位“玩”出来的长者:随着王先生的辞世,“生活情趣化”有成为绝响的危险。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在2009年离开我们的还有: 华艺美术世界网

  著名漫画家丁聪;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有中国话剧的“活化石”之称的北京人艺“四巨头”和“四大导”之一的欧阳山尊; copyright Artworld.cn

  曾备受争议的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舒芜;

copyright Artworld.cn

  以创作革命领袖画像而闻名的著名画家李琦;

中国星翁艺苑

  曾在舞台上塑造“狗儿爷”等形象的表演艺术大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副院长林连昆; copyright Artworld.cn

  新中国戏曲领军人物、戏曲作家、理论家马少波; www.Artworld.cn

  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冯纪忠;

www.Artworld.cn

  ……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在国外,同样有一些名字让我们难以忘怀: 中国星翁艺苑

  曾创作著名“兔子四部曲”系列小说的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于1月27日因肺癌去世,享年76岁; 中国星翁艺苑

  德国当地时间6月30日,享誉世界被公认为“用革命性语言创编现代舞的当代最伟大的舞蹈编导大师之一”的皮娜·鲍什病逝,享年68岁;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创作经典动漫形象“蜡笔小新”的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失踪数日后被日本警方在一处山崖下发现;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世界著名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于10月30日逝世,享年100岁……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档案名称:44个汉字会整形吗?

www.Artworld.cn

  关键词:字形 67% 叫停 www.Artworld.cn

  入档理由:教育部草拟的《通用规范汉字表》8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巨大的反响。 中国星翁艺苑

  44个汉字字形要微调?教育部草拟的《通用规范汉字表》8月12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却引来“一片恐慌”。电脑字库中的汉字为方便要笔画统一,但书写汉字如何教学?可是,网民“喝倒彩”的声音此起彼伏:巨大成本谁埋单?辅导娃娃写字怎么办?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初征集意见的9天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已收集近1500条建议和意见,其中67%赞成,认为字形调整是必然的;反对的只有6%。此数据一公布,网上的反对情绪更加高涨,多数网友都认为“被67%”,质疑1500条建议是否具有代表性。其他网站也公布网络调查结果,90%或者82%以上的网友反对“汉字整形”的事实对1500条建议进行了补充。 华艺美术世界网

  新《汉字表》的意见征集时间只有短短的20天。不只是网友踊跃表达意见,专家学者也分成两组展开争论。多位文字学家集体呼吁叫停《通用汉字规范表》更是引起巨大的社会震动。调整字形,究竟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好处,能使整个社会的效率提高吗?反对专家有这样的疑问,甚至严肃地提出“必会造成一些混乱而影响了信息安全”。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到8月31日意见征集结束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已经搜集到数以万计的意见,有电子邮件、传真、信件,也有网络留言。教育部表示,会将意见汇总,提交给国家语委。《通用汉字规范表》最终的确定方案如何,成为2009年文化领域一个大的悬疑。

copyright Artworld.cn

  档案名称:“申遗”迎来“中国年”

www.Artworld.cn

  关键词:人才 开平碉楼 京杭大运河 蜀道

www.Artworld.cn

  入档理由: 2009年,22个中国非遗项目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9月30日,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传来消息,22个中国非遗项目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们是: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广东粤剧、端午节、妈祖信俗等。“非遗”项目迎来“中国年”,一时间,举国皆欢腾。

华艺美术世界网

  但是,“申遗”之后呢?非遗传承者以及专家学者将注意力转移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申遗”成功难以扭转根本性困境?一方面,“申遗”成功有利于提升知名度、形象宣传和争取更多资助,但是人才青黄不接,技艺濒临失传,内容陈旧,观众缺乏兴致等都成为中国非遗项目的“通病”。 中国星翁艺苑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文化精神功能是世界遗产主要属性,旅游只是遗产的附带功能。在广东,众多海内外专家研讨唯一以华侨历史文化作为内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的保护问题;在中国青海、浙江、四川等地“申遗”的步伐还在稳步向前。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2010年8-9月,杭州西湖申遗项目将进行现场评估验收;青海湖申遗工作再度“起锚”;2009年至2014年是京杭大运河“申遗”的关键时期;在“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上,中外专家力挺古蜀道申遗;临海古城墙将与南京、西安、兴城、荆州等四地城墙一起,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遗;2010年7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上将审议表决“中国丹霞”是否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节选自《2009年中国文化档案》)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2009年中国文化档案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慧眼识别青铜器

    作者:吴荣清(南京博物院) 青铜器的器型独特、纹饰精美、铭文典雅,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我国铜器种类繁多,喜欢收藏铜器自古有...

  • 真真假假良渚玉

    南京吴荣清 玉琮江苏省武进寺墩4号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两节矮方柱形琮,上略大于下,四面雕琢精美的装饰花纹,一角的上下两区花纹组成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为最重要的祭...

  • 古钱辨伪两法

    翻砂法 翻砂法是我国古代铸币的主要工艺法。这种做法很讲究铸币的工艺质量,钱币的质地一般都比较紧密细致,表面会产生一层色呈深褐色的包浆,让人感觉火气尽退,色泽柔和...

  • 传统的古玉鉴识法

    传统的古玉鉴识方法大约始于来,经明、清,流传至现在,并传至美、日、英、法等国。这种传统的鉴识法大致有两种不同途径和做法: (一)文献—古玉—考证 采用这种方法的...

  • [藏品鉴识]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

    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通高15.7cm,长53.3cm,宽33cm。清宫旧藏。 棋盘为长方形,四壁直立,束腰,下承六足带托底座。盘内底沿四边...

  • 心烧琉璃涤灵魂(组图)

    琉璃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 K 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