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投资收藏 >

艺术家讲述领导人画像背后的故事

时间:2009-10-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上,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巨幅画像被游行群众抬着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全场欢呼雀跃,为之震撼不已。而在游行与观礼人群中,

    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上,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巨幅画像被游行群众抬着走过天安门广场时,全场欢呼雀跃,为之震撼不已。而在游行与观礼人群中,有几个人却尤为紧张。他们便是葛小光、王少伦、王晓宏和贺羽———四位领导人画像的作者。

中国星翁艺苑

  这四幅画像,四位画家9月初才开始真正创作,9月29日晚才放下画笔,直至国庆当天游行之前,4位画家仍背着工具时刻准备着修改———“画布上的颜料都还未干透,我们能不提心吊胆吗?”近日,其中三位画家接受本报采访,讲述领导人画像背后的创作故事。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邓小平画像作者王少伦:刻画活生生的老人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10月1日上午,《春天的故事》响彻天安门广场,众人簇拥着邓小平画像走过天安门。画中的邓小平,双手扶着横杆,神态安详,慈祥地注视着远方的群众。“这是一位中国人敬仰的领袖,但他同时也是活生生的一位老人,人民尊重他,他也爱人民。”画像的创作者王少伦对画像作此解释。 copyright Artworld.cn

  原素材图片模糊不清

www.Artworld.cn

  这并非王少伦第一次画邓小平。早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上,他创作的邓小平画像便经过天安门广场。两次邓小平画像的原素材,均来自国庆35周年庆典,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不同之处在于,国庆50周年时的画像,邓小平右手上扬,向群众挥手致意;而今年的素材,则是邓小平手握城楼横杆,表情较为平静。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经过了十年的积淀,对邓小平的认识越来越多,感情也随着阅历增多越来越深”,王少伦坦言,与十年前的创作相比,此次可谓驾轻就熟,“画得很自如,整体水平比十年前大为提高,就算闭着眼晴摸着画,也能画出音容笑貌。”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尽管邓小平的形象在王少伦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但此次创作对他而言仍颇具挑战,“当时拿到的照片是数码版本,像素特别低,看到的只是个大体轮廓”,凭借对邓小平的认识与感情,王少伦以色彩为工具,增加色彩的丰富性与结构,刻画邓小平的慈祥神态。

华艺美术世界网

  用浓重色彩刻画老人

copyright Artworld.cn

  以人物肖像著称的王少伦,年仅41岁,在油画界却被称为“年轻巨匠”,擅长现实主义写实创作,“农民和历史是我最喜欢的两个题材”。习惯画农民的王少伦,如何画好一位国家领袖?“邓小平也是农民出身嘛,这个并不冲突”,王少伦笑言。“邓小平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老人”,因而他的创作意旨,重点就是突出邓小平的亲切。 copyright Artworld.cn

  人物肖像讲究形神兼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邓小平是一位有思想的领袖,带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王少伦明白,画伟人画像,最重要的是要画出领袖的风貌,画出人物的神态,因此采用了浓重的色彩。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创作雅俗共享的作品 www.Artworld.cn

  如果说10年前为邓小平画像属于竞争而来,那么今年的王少伦可谓“大名远扬”,被相关部门领导人直接点名要求作画。画小样前前后后修改了一个月,直至9月20日,草稿几经修改才正式确定。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9月20日正式上画布,9月29日晚放下画笔,其间从9月24日起就开始完全进入修改阶段,反复修改了十余次。其间每一次审核,不同领导都指出了不同修改意见。如人物原背景,最初王少伦设计的是深红色,在领导的指示下,他则改成了较为艳丽的红色,“看起来后面像个太阳”。而他,更多的考虑也还是要让人物栩栩如生,让老百姓广为接受理解。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雅俗共享”,王少伦总结了此次画像要求。此次画像“色彩饱和度比平日高很多,纯度也高”,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此巨大的作品需要在万平米空间看,要迎合阳光,“平时画像都是自己或者专业人士看,而此次画像面对的是全球华人”,王少伦说,此次他创作的不仅是一名老人,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因此色彩格外红润。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江泽民画像作者王晓宏:把色彩当成“化妆笔”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当群众簇拥着江泽民画像经过长安街时,队伍中还藏着一位特别的群众——— 怀揣画具的王晓宏。作为此次江泽民画像的作者,直至行至临近天安门东部的南河沿,王晓宏的心还在忐忑不安:怕刮风吹坏画布、怕中途刮花了颜色……当江泽民的原声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当巨幅画像经过天安门,王晓宏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尽心尽力完成了任务”。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查阅资料成最大工程

www.Artworld.cn

  左手握栏杆,右手挥扬,满面春风,江泽民在国庆50周年庆典上的形象在今年国庆当日又被重现,栩栩如生。初次拿到当时照片,王晓宏有点吃惊,因为当时照片为闪光灯拍摄,图像模糊,而画像则要如雕塑般整体再现人物形象。于是查阅资料成了王晓宏的最大工程。出访照、生活照,江泽民十多年来的照片都被一一翻出。从9月17日开始正式创作,13天的时间中王晓宏反反复复修改,前后画了3遍,才终成定稿。

华艺美术世界网

  “原照片色彩不好”,王晓宏回忆说。于是色彩便成了他手中的“化妆笔”,根据此前查阅的资料图片,将平日精神状态良好时的眼神、神态等一一复制到了画布上,最终成就了画像上精神矍铄的老人形象。

中国星翁艺苑

  领袖与常人一样画

www.Artworld.cn

  祖国50周年庆典时,江泽民画像是由葛小光完成的,今年转为王晓宏之手,在王晓宏看来颇为意外。早在今年6月份,中国油画院院长就召集多名画家一起创作竞标,王晓宏也是其中一位。他被分配画江泽民,但最终结果直至8月底才出炉。

copyright Artworld.cn

  “最重要的还是一颗平常心”,谈及创作感受,王晓宏坦言,尽管他深知此次任务重大,但常年以人物肖像创作为主的他对此却安慰自己:“领导也是人,人物肖像都有共通之处”。学习电影出身、10年电影的创作经历也让他对人物神态、心理有了更好的拿捏:“这次画像将代表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不仅要出神入化,还要符合国庆氛围”。就这样,身着蓝色中山装的江泽民栩栩如生展现在了国庆庆典上。“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王晓宏如此评价。 copyright Artworld.cn

  胡锦涛画像作者贺羽:看电视直播修改画像 www.Artworld.cn

  嘴角上扬、微侧身体,胡锦涛画像被群众簇拥着出现在今年的群众游行队伍中。作为画像作者,年仅38岁的中央美院教师贺羽说:“此前从未看过胡锦涛画像。”

华艺美术世界网

  会议背景改成天安门

中国星翁艺苑

  贺羽执笔绘画,是偶然,又是必然。早在今年3月选定画家的时候,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曾找到了多位青年画家参与竞选,贺羽便是其中一位。“画像其实也是个体力活,所以找年轻画家比较合适”。此前尽管绘画人物多年,但胡锦涛的画像却让贺羽相当为难,因为胡锦涛的画像几乎没有在公共场合出现过,贺羽根本没有参考版本,唯有几张十七大会议照片。翻阅近年可以找到的所有资料图片,几经修改,一幅长1米、宽80厘米的画像才在数月后诞生。但直至8月底,已前往德国参加学习考察的贺羽才得到最终结果———由他执笔绘画“当时觉得意外,毕竟我这么年轻……”贺羽回忆说,由此他也成为此次为领导人画像的4位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copyright Artworld.cn

  展现在游行庆典上的画像,贺羽花了半个月构思,从9月中旬正式画到完成,也用了半个月。在提供的素材中,真正的素材图片仅一张,但他却结合了多张照片中人物的神态。而照片的光线必然不能直接运用于油画“原照光线特别亮,脸上都是白的”,贺羽回忆说,而在创作过程中,他则在脑海中还原了胡锦涛主席面目起伏的3D模型,重新将光线进行明暗分布,自己构思光影效果。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令贺羽相当为难的还有一项:原照片中的胡锦涛主席坐在会议室中,而如此背景出现在国庆庆典上显然不合适。由此他不得不将会议室背景改成了十七大开幕的红色幕布。于是在游行庆典上,我们便看到了红色背景下神采奕奕的主席形象。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庆典前一天还在修改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胡锦涛的画像高5.8米、宽4.5米,五官需要放大多倍,对于根本没见过胡锦涛本人的贺羽而言,不失为一项重大挑战。此时他幸运地遇到了美国峰会。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9月下旬,胡锦涛在美国纽约和匹兹堡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和20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而胡锦涛的讲话又被全程转播,于是贺羽一刻不停地守在电视机前,又录制下来反复观看。“这样就和见到本人差不多,形象活灵活现,丰富的神态也一目了然”,贺羽回忆说,此时尽管他已完成了画像创作,但还是拿起画笔添添补补,用色彩将神态进一步饱满。而神态刻画,也是画像中耗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半个月的画作时间,一半时间都用于推敲面目。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画家王少伦此前透露“胡锦涛画像是今年画像中修改次数最多的”。但究竟修改了多少次,贺羽自己也记不清楚。9月29日晚,画家们都放下画笔,而贺羽直至9月30日还重新拿出画笔修改。10月1日凌晨5点多,贺羽带着画箱与游行彩车一起集结,“万一中途出现什么故障,还能修改”。但游行庆典开始后,贺羽却悄悄地离开了现场:“太累了,实在太累了……” 华艺美术世界网

  画家感言

华艺美术世界网

  “激动之情依然存在,如果当日阳光不那么灿烂,效果可能更好。”

中国星翁艺苑

  ——— 创作邓小平画像的中央美院教授王少伦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带着荣誉尽心尽力地创作,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copyright Artworld.cn

  ——— 创作江泽民画像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画家王晓宏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这是一件至高无尚的光荣之事,我能为自己获此机会而骄傲。”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 创作胡锦涛画像的中央美院教师贺羽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艺术家讲述领导人画像背后的故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慧眼识别青铜器

    作者:吴荣清(南京博物院) 青铜器的器型独特、纹饰精美、铭文典雅,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我国铜器种类繁多,喜欢收藏铜器自古有...

  • 真真假假良渚玉

    南京吴荣清 玉琮江苏省武进寺墩4号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两节矮方柱形琮,上略大于下,四面雕琢精美的装饰花纹,一角的上下两区花纹组成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为最重要的祭...

  • 古钱辨伪两法

    翻砂法 翻砂法是我国古代铸币的主要工艺法。这种做法很讲究铸币的工艺质量,钱币的质地一般都比较紧密细致,表面会产生一层色呈深褐色的包浆,让人感觉火气尽退,色泽柔和...

  • 传统的古玉鉴识法

    传统的古玉鉴识方法大约始于来,经明、清,流传至现在,并传至美、日、英、法等国。这种传统的鉴识法大致有两种不同途径和做法: (一)文献—古玉—考证 采用这种方法的...

  • [藏品鉴识]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

    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通高15.7cm,长53.3cm,宽33cm。清宫旧藏。 棋盘为长方形,四壁直立,束腰,下承六足带托底座。盘内底沿四边...

  • 心烧琉璃涤灵魂(组图)

    琉璃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 K 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