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投资收藏 >

花鸟画上的创新 明 沈周《慈乌图》

时间:2009-10-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明?沈周《慈乌图》 明代画家沈周(1427-1509),字启南,长州(今江苏吴县)相城里人。自小就有文名。景泰年间,郡守汪游欲以贤良举之,但沈周自己卜了一卦,得遁之九五,曰嘉遁乃吉,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明  沈周《慈乌图》 copyright Artworld.cn

  明代画家沈周(1427-1509),字启南,长州(今江苏吴县)相城里人。自小就有文名。景泰年间,郡守汪游欲以贤良举之,但沈周自己卜了一卦,“得遁之九五,曰‘嘉遁乃吉’”,于是绝了为官之念,终生不应科举,而与书画相伴。在绘画由写实向写意演绎的历史时期,沈周以其聪明才智,加上终生专心致志地探索、创新,在山水、花鸟等各领域都有独特的建树,其成就影响了明、清两代绘画的发展。 中国星翁艺苑

  后人认知沈周,无疑更多地关注于他的山水画。其山水以元人为宗,从早年的细腻,渐趋豪放,博取宋人之大气势,至晚年则善作鸿制巨幅,愈益沉雄苍厚、简练酣畅,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不过这一切,依然不离元画的文人化的发展轨迹。然而,沈周在花鸟画上的创新,则可谓前无古人的,所以后人又尊他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开山祖师。 copyright Artworld.cn

  《慈乌图》纸本,水墨,乃沈周不多的写意花鸟画中的精品,现藏南京博物院。图绘雪中的一段乔木折枝上,栖息着两只慈乌。“S”形的构图,极其简略,不过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上面是题诗:“君家好乔木,其上巢三乌。一乌冲云去,两乌亦不孤。出处各自保,友爱常于于。沈周。”诗助余兴,原先乔木上栖息了三只“慈乌”―――一种胸部白色的乌鸦,能反哺其母的仁鸟―――但一只冲天而去,不见了踪影,现在只剩下两只,缩头夹尾,栖止在积雪的残枝上,尚能互为呼应,友爱相守。情景冷漠萧瑟,但两只相互依存的鸟,仍给人带来了脉脉温情。这里是否也有沈周之所“寄兴”?不得而知,但图上的题诗,确也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余地。这也正是文人画的一大特点。而在笔墨上有很大的创新:树干粗处,依然用双勾,但细枝,乃一笔提、按、顿、折地“写”去,然后加小枝以区分疏密。两鸟通体不勾轮廓,只是极简洁地以黑、灰墨色勾、点、染出鸟身的结构,依然形正而生动。这也就是“写意”―――写其大意的绘画方法。然后在整幅画面上染淡墨色,以“留白”法映衬枝上的残雪和慈乌头、腹的白羽。

华艺美术世界网

  明人王樨登曾谓:“宋人写生有气骨而无风姿,元人写生饶风姿而乏气骨,此皆所谓偏长,能兼之者唯沈启南先生。”沈周开风气之先,这也就奠定了陈淳、徐渭等后代画家开创大写意花卉画的基础。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花鸟画上的创新 明 沈周《慈乌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慧眼识别青铜器

    作者:吴荣清(南京博物院) 青铜器的器型独特、纹饰精美、铭文典雅,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我国铜器种类繁多,喜欢收藏铜器自古有...

  • 真真假假良渚玉

    南京吴荣清 玉琮江苏省武进寺墩4号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两节矮方柱形琮,上略大于下,四面雕琢精美的装饰花纹,一角的上下两区花纹组成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为最重要的祭...

  • 古钱辨伪两法

    翻砂法 翻砂法是我国古代铸币的主要工艺法。这种做法很讲究铸币的工艺质量,钱币的质地一般都比较紧密细致,表面会产生一层色呈深褐色的包浆,让人感觉火气尽退,色泽柔和...

  • 传统的古玉鉴识法

    传统的古玉鉴识方法大约始于来,经明、清,流传至现在,并传至美、日、英、法等国。这种传统的鉴识法大致有两种不同途径和做法: (一)文献—古玉—考证 采用这种方法的...

  • [藏品鉴识]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

    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通高15.7cm,长53.3cm,宽33cm。清宫旧藏。 棋盘为长方形,四壁直立,束腰,下承六足带托底座。盘内底沿四边...

  • 心烧琉璃涤灵魂(组图)

    琉璃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 K 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