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投资收藏 >

尘封的记忆:“毛瓷”出自谁家手?

时间:2011-11-02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网络    人浏览
被称做“红色官窑”的毛瓷在坊间的传说很多,当年景德镇版制作者重忆故事始末。 31年前中国景德镇。40余位中国顶级陶瓷高手与200多位科技人员,艰苦攻关8个多月,终于将一种高白
  被称做“红色官窑”的毛瓷在坊间的传说很多,当年景德镇版制作者重忆故事始末。

  31年前中国景德镇。40余位中国顶级陶瓷高手与200多位科技人员,艰苦攻关8个多月,终于将一种高白釉瓷在1400摄氏度时瓷化——这项命名为“7501”的工程,是1975年的首要任务。

  事隔多年,年深日久的民间流传中,能揭秘的当事人越来越少。在我们讲述当年代号为“7501”的毛瓷故事时,就有了这样一位核心当事人,1975年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主抓业务的副所长——罗慧蓉女士。

  瓷都景德镇受命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31年,但是罗慧蓉的记忆,还是把所有被收藏者炒作出来的想象空间,都归于了民间。“因为这在当时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而政治任务是不留任何想象余地的。

  当初领到这个任务的,是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方综所长和罗慧蓉副所长。 华艺美术世界网

  罗慧蓉,这位生长在江西的女性陶瓷专家当年42岁,中共党员。毛泽东在世时,并不知道中央专门为他订制过这套生活用瓷,他本人更无指示要求什么地方专门为他制瓷。一向生活俭朴的毛泽东,在1975年的时候,健康大不如前,甚至当他使用这些瓷器时,只有身边少数工作人员知晓老人家对这些瓷器的表态——对于他来说,这一年,国家的与他本人的病痛,沉疴一样牵扯住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年头。

  罗慧蓉在接受《新世纪》周刊对于这段尘封了31年的故事的揭秘时,还提到了另外几位受命者: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景德镇市委书记李克时。而在《文物天地》对此事的报道里,人们还能看一个更为关键的人物:当时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

  黄庆荣曾经回忆过这项起源于1974年12月的任务,他说是汪东兴面对面亲口交代他的。 www.Artworld.cn

  毛泽东主席曾经于1974在长沙住过一段时间,是年12月,黄庆荣接到汪东兴电话,要他安排毛主席到江西的安全警卫工作。在湖南省委警卫接待处,黄庆荣第一次看到一面给毛主席用的红色梅花瓷盘。这位江西副省长一搭眼,就说出“我们江西造出来,肯定比这个好”的话来。在黄庆荣的记忆中,汪东兴问他:“你能行吗?恐怕也难吧。”黄庆荣觉得,江西应该可以试一试。

  于是,1975年元月的一天,这个任务落实到了景德镇市市委书记李克时的头上,李克时很有把握,景德镇有能力完成这项政治任务。但是一切要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于是,方综、罗慧蓉接到的都是口头指令,没有任何文字材料。

  罗慧蓉说:“开始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瓷器是为毛主席订制的。我们所经常接到一些中央指派的任务,给外宾的礼品,还有国家领导人出国礼品。所以对于这项绝密任务,我们并没有想到瓷器是中央为主席订制的。”
华艺美术世界网


  20套成品,10套归主席

  制作这批每套30件~40件的瓷器,黄庆荣给罗慧蓉提出了基本要求:“用料要最好,能保证绝对安全卫生”,至今罗慧蓉还很清楚地记得这些要求,“这是最主要的,当然其他要求还有美观、制作工艺不能有半点瑕疵”。

  此时已是1975年的上半年,人、财、物各方面都有了详细分工,罗慧蓉负责技术攻关,人力、拨款找市委书记李克时,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是这一专项工作的核心领导。

  “图案设计,当然是以梅花为主,因为都知道毛主席酷爱梅花。但是这个红色要烧制得鲜艳,需要技术攻关,这项技术当初是不能讲的,现在同样也不能讲。”罗慧蓉说。

  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试验过程中,烧完了研究所库存的高岭土,为此,还动员了当地群众上山捡了两天,这笔捡土的花费,在当时已经达到了5000元人民币。这个说法使“7501”更为身价百倍。但罗慧蓉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试验阶段是不会用高岭土的,试制成功以后,我们才用了高岭土”,高岭土是烧制高白釉瓷的上等原料。 copyright Artworld.cn

  试制期间,一直不太理想,结果到了1975年夏天,还是没有令人满意的成品。一天,罗慧蓉被省公安厅副厅长的车拉到了南昌,30多年后,很多细节都随风而逝,但罗慧蓉还记得这一次出行,在江西毛主席下榻处828招待所,她才知道了这批瓷器的主人就是毛泽东主席。
  此后的几个月,罗慧蓉完全从其他工作中抽身出来,“记不清又过了几个月了,反正是到了1975年八九月份,我们的成品达到了设计要求,这样的成品挑出20套,送到了省里”。

  20套精挑细做的瓷器,并没有制订出一套特殊标准,“景德镇瓷器有四个特点: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我们的这套瓷器,就是对这四个特点进行了更高的要求,挑选这些瓷器,依据的就是行业标准”。罗慧蓉说,这20套瓷器有10套归毛主席名下,其中有两套进了中南海,主席在外省的其他住处也有分配。另外10套交由江西省委安排。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这项代号为“7501”的使命,在主席离世前一年圆满完成,“因为这是1975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所以就取了这个代号,后来到1978年又有了一项政治任务,就顺理成章地代号为7801了”。因此,目前收藏市场上,就有了用“7801”冒充“7501”的现象。

  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毛瓷

  吴连登1968年成为毛泽东的管家,他也是毛主席生前最后一位管家。1974~1975年“7501”毛瓷酝酿阶段,他才30多岁。对于30年前的往事,很多细节,他都记忆犹新。

  “建国初期,毛主席的生活用瓷,叫‘建国瓷’,当时中央首长很多人都用这种瓷,‘建国瓷’是专门为中南海订制的,是在景德镇订制的。”吴连登说,“后来,他老人家也用过青花,绘有兰花图案。”

  “都知道主席生活中有两难,到了老年,就更加严重,一是睡觉难,一是吃饭难。”吴连登道,“主席工作时,叫他吃饭,一次一次地叫,也不吃,等他工作完了,要吃饭,饭菜早就凉了。” copyright Artworld.cn

  第一个想到为年高多病的毛泽东专门订制一套生活用瓷的,是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吴连登说:“汪东兴考虑到主席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总是吃凉饭不行。况且,主席连一套像样的餐具都没有。”

  中央办公厅就想为主席订制一套能保温的餐具,“所以,后来生产的7501毛瓷用具,在要求安全卫生、不含铅的基础上,格外要求能保温”,吴连登详说那些能保温的毛瓷:“茶杯有盖、碗也有盖,菜盘有盖、汤盆也有盖,所有餐具都有盖。更重要的是,这种瓷本身就具有保温性能。”这样一套有盖的餐具,能够使饭菜在一定的时间里相对保温,毛主席本人也很喜欢这种设计。吴连登自己和其他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也非常喜欢这套瓷具。

  除了加盖设计,“7501”在设计上照顾到主席用餐时的习惯,“主席晚年咀嚼很慢,而且喜欢在饭里加些菜汤,7501无论是碗还是菜盘和汤盆,设计得都比其他一般的餐具深,这样,主席吃饭时加点菜汤,就比较容易”。在吴连登的回忆中,主席吃饭时,有时还喜欢欣赏手中的饭碗,“他拿在手里,喜欢这样子来回地看,那碗是非常轻的,只有120克。所以主席有时边吃饭边拿在手里转着看”。
中国星翁艺苑


  毛瓷在图案设计上,采用了毛泽东最喜欢的红梅,而且餐具的内外都有图案,又是釉下彩,工艺非常精湛,红梅均为手绘,没有哪两盏餐具是相同的。“毛瓷的声音非常悦耳,像玉器相击的声音,迎光而视,呈半透明状。”吴连登说。

  但是一套“7501”到底有多少件,吴连登也记不清,都是需要用什么就拿什么,“而且,主席不喜欢用勺子,所以有些东西没有用过”。

  “为主席订制生活用瓷的工作,一开始在其他地方进行过,但都不能令人满意。汪东兴是江西人,他就想到了景德镇。”吴连登说。汪东兴在2000年9月4日接见“7501毛泽东专用瓷”收藏家马晓峰时,说过当时的考虑:“毛主席是湖南人,所以先安排湖南省生产,但是送来的设计图案不是很满意,毛主席说还是景德镇的瓷器好。这样我打电话给当时的江西省委书记黄知真,将任务下达给景德镇。”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遗落民间

  1975年最首要的任务完成后,罗慧蓉及所里其他领导接到命令:试制过程中留下的残次品以及挑下来的成品,全部销毁。图纸一并销毁。

  罗慧蓉曾经专程赶到省会南昌找到黄庆荣,她提出的要求,希望能留下一部分给所里作科研用。她的提法并不过分:遴选下的,即便是残次品,也比普通瓷器好得多,全部销毁太可惜。另一部分最好能发给苦干多日的科技人员,作个纪念。工作人员严格保密,并且保证不让纪念品流入社会。要求还有,保留一套图纸。

  这些当时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后来还是通过了黄庆荣的批准。

  研究所把没有销毁的库存封存起来,以备北京的需要——瓷器是太容易损坏的东西。但是,在毛泽东逝世多年后,部分作品作为年终奖励分给过先进工作者。这也许是毛瓷后来能够走向收藏、走向拍卖行的一个渠道。
copyright Artworld.cn


  另外,据吴连登分析,毛泽东到各地观察工作时,餐具都是“我们自己带去的,有时会忘在地方上一些,有时也会在临走收拾东西时,把当地的餐具带走。这样,有些有心人就能收藏起来。

  事实上,“7501”也并非只供毛泽东使用,在吴连登的记忆中,江青那边也有一部分,“我们的其他首长和供应科,也有储备,以便有损坏时,再补上”。

  “不过,我手里没有毛瓷。”吴连登说。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尘封的记忆:“毛瓷”出自谁家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慧眼识别青铜器

    作者:吴荣清(南京博物院) 青铜器的器型独特、纹饰精美、铭文典雅,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我国铜器种类繁多,喜欢收藏铜器自古有...

  • 真真假假良渚玉

    南京吴荣清 玉琮江苏省武进寺墩4号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两节矮方柱形琮,上略大于下,四面雕琢精美的装饰花纹,一角的上下两区花纹组成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为最重要的祭...

  • 古钱辨伪两法

    翻砂法 翻砂法是我国古代铸币的主要工艺法。这种做法很讲究铸币的工艺质量,钱币的质地一般都比较紧密细致,表面会产生一层色呈深褐色的包浆,让人感觉火气尽退,色泽柔和...

  • 传统的古玉鉴识法

    传统的古玉鉴识方法大约始于来,经明、清,流传至现在,并传至美、日、英、法等国。这种传统的鉴识法大致有两种不同途径和做法: (一)文献—古玉—考证 采用这种方法的...

  • [藏品鉴识]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

    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通高15.7cm,长53.3cm,宽33cm。清宫旧藏。 棋盘为长方形,四壁直立,束腰,下承六足带托底座。盘内底沿四边...

  • 心烧琉璃涤灵魂(组图)

    琉璃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 K 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