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投资收藏 >

四羊方尊半世传奇揭秘

时间:2011-11-02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网络    人浏览
60多年前—— 发现四羊方尊成为这户农家的骄傲 “1938年4月,四羊方尊就是我父亲从这里挖出来的。”昨(19)日下午4时,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村民姜运枚带着记者爬上转耳仑山腰,指着
  60多年前——

  发现四羊方尊成为这户农家的骄傲

  “1938年4月,四羊方尊就是我父亲从这里挖出来的。”昨(19)日下午4时,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村民姜运枚带着记者爬上转耳仑山腰,指着一处巨石边的荒地说。上世纪80年代,姜运枚曾任龙泉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四羊方尊发现者姜景舒的儿子。

  地里挖出来一个宝贝

  四羊方尊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让它重现人间的,是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一位普通、也因此而不再普通的农民——姜景舒,姜景舒已于1997年去世,据说在世的时候,他经常向姜运枚说起发现四羊方尊的故事,这使虽然没有亲身经历的姜运枚,讲述那个故事时滔滔不绝。

  沿着清澈的龙泉溪,姜运枚带着记者渐渐走近转耳仑山——其轮廓依稀像一个巨大的人耳。山上布满黑色的巨石,以及丛生的杂草。爬到半山腰,姜运枚说“到了。”1938年4月,姜景舒和两兄弟正是在这里挖土种红薯时,锄头碰到一块硬物,他们想清除这块硬物,猛一锄头下去,“哐”的一声,从土里溅出一块锈铜片,随即发现了四羊方尊。“挖出来的时候是黑色,里面装满了黑色的泥土,很沉,父亲用老式的杆称称了重量,大约是64斤(注:四羊方尊重约34.5公斤)。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附近地区很快传遍了,说我父亲挖出了一个宝贝。”虽然并不清楚到底有何价值,但方尊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色泽,让姜景舒以为挖到了“乌金”。很快,源源不断的人来参观、抚摸,为了避免四羊方尊被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损坏,姜景舒不得不请当地乡绅出面维持秩序。“还是防不胜防,方尊的一个羊头的细小的角尖还是掉了,再也没找回来。”

  卖尊的钱得了248块光洋

  1938年5月,黄材镇的一名古董商张万利以400光洋购得四羊方尊。但这400块光洋实际上到了姜景舒手里的只有248块——中间经过了当地保长、甲长和乡绅的层层盘剥。

  当年,姜景舒还只有17岁,生活在一个有10多口人的大家庭里,“家庭靠爷爷做豆腐,父亲做短工的微薄收入度日。”姜运枚回忆,这248块光洋让他们家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当时,父亲拿钱买了9担稻谷、两块地、一处山,贫穷的生活稍微殷实了一些。”不过姜景舒也许无法意识到,四羊方尊带给他的,远不止是这些。
华艺美术世界网


  姜景舒意识到自己因为四羊方尊出名,已经到了上世纪80年代,姜景舒的孙子上了初中,惊讶地发现,历史课本上提到四羊方尊的发现者,竟然是爷爷。姜运枚赶紧告诉父亲:“姓名进了历史书”,父亲很高兴。

  姜景舒在卖尊给古董商后,有意识地留下锄掉的那块碎片作纪念。1976年,他最终还是将残片交给了国家。姜运枚今天还珍藏着宁乡县文管所负责人周佑其1977年写下的一张收条,上面清晰地写着:今收到月山公社龙泉大队茶园生产队姜景舒同志古铜(即四羊方尊之部分)……当时县里还发给姜家一支钢笔和一个口杯,奖励了10元钱,以示表彰。

  “父亲发现四羊方尊,可以说是为国家作了贡献。”姜运枚颇为自豪地说,从上世纪90年起,随着媒体的披露,姜家逐渐成为当地的“名人”。

  但发现四羊方尊给姜家带来的更多是心理上的荣誉感,虽然是农民,不过,姜运枚说起商周的历史,却颇有认识和见解,而且一些重要史实说得丝毫不差——这无疑和他父亲发现了四羊方尊有关。

copyright Artworld.cn



  50多年前——

  他花了两个月修复四羊方尊



  看到经自己之手修复的四羊方尊,张欣如老人非常激动。 陈飞 摄

  “这里碎得最厉害,因为比较薄;这个羊头原本是掉了下来……”昨日上午10时,90高龄的张欣如老人,在湖南省博物馆三楼展厅,面对着自己当年亲手修复的四羊方尊,如同一位父亲说起自己久未谋面的孩子一样慢慢叙说着。当记者问到怎么看不出一点修复的痕迹时,张老自豪地笑了:“这才对了,当然要看不出修复痕迹。”

  四羊方尊被黄材镇的古董商张万利买进后,很快转手到了长沙,但随即被当时的政府没收,交由湖南省银行收藏保管。1938年下半年,湖南省银行为避战乱,西迁到了湖南西部的沅陵县。但不久,四羊方尊就在日军的空袭中,碎成了20多块。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蔡季襄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的仓库中,找到了四羊方尊的碎片。由谁来修复这件国宝?重任落在了张欣如身上。
www.Artworld.cn


  张欣如上世纪30年代便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倾古斋”学习古玩修复,1954年4月,张欣如调至湖南省文管会,当年5月,便接到任务——修复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拿过来的时候已经过初步修复,不过很粗糙,和原物有很大差距。”张欣如回忆说,看到如此精美的青铜器,他有了让其重现真身的冲动。他放下了手头所有的工作,将一栋简陋的砖房当做临时工作室,专心修补四羊方尊。

  为了尽量复原方尊表面的花纹,张欣如每次都要十分小心地清洗碎片,然后用烙铁进行焊接。“方尊有30多公斤,很重,我有时要把方尊放在腿上,一手扶着,一手焊接,花纹很细,一点都疏忽不得。方尊的底盘碎得厉害,费了不少功夫。”两个多月后,四羊方尊终于恢复了其瑰丽的身影。张欣如一共经手修复了2000多件青铜器,其中不乏国宝,但“最好的还是要属四羊方尊。” www.Artworld.cn

  张欣如回忆,四羊方尊修复后,便一直放在库房,没有拿出来展览过,直到1959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的前身)调至北京,自己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四羊方尊了。“上世纪70年代末,我去北京出差,特意去了国家博物馆,想看看四羊方尊,但遗憾的是四羊方尊当时并没有展出来,今天是我50多年来第一次看见它。”张老感慨地说。

  40多年前——

  四羊方尊竟然还留了一块残片在湖南!

  “发现四羊方尊的残片是在1963年,完全是意料之外。”昨晚19时,远在北京的湖南省博物馆前馆长高至喜在电话里向记者回忆,“可惜来北京有事,没能去现场看看四羊方尊是怎么亮相的。”1963年,正是高至喜在一次调查中,先发现了四羊方尊背后的文化遗址——炭河里遗址,并发现姜景舒手中还留有一块残片。

  当初卖尊的时候,姜氏兄弟没有拿出那块碎片,自然也没人知道还有这么一块碎片存在,一直到1963年才被高至喜发现;另外,原本是在月山发现的四羊方尊,各种文献记载中却成了沩山,这一错误也到了1963年才纠正过来。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1963年6、7月间,省博物馆先后从宁乡县黄材附近的炭河里、张家坳收到两件珍贵的青铜器———兽面纹提梁卣和兽面纹分裆鼎。时任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的高至喜觉得,有必要去实地调查。那一趟宁乡之行收获巨大———先发现了炭河里遗址,然后弄清了四羊方尊的许多情况。“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两个人,他们听说我是省博物馆来的,主动跟我说,20多年前发现了一件有4个‘水牛头’的东西,现在家里还留下了一块残片。我一见到那块残片,就猜测可能是四羊方尊上掉下来的,原来两人正是姜景舒兄弟,他们说的‘水牛头’就是尊的四个大卷角羊头。残片云雷纹与四羊方尊上的完全相同,像是尊的口缘部分。”

  高至喜深知文物的价值,他当即出15元钱想收下残片,可姜景舒兄弟不愿卖。无奈之下,高至喜找到宁乡县文管所负责人周佑奇,希望他能想办法征收到那块残片。高至喜回来后,在1963年12期的《考古》上发表文章,将四羊方尊的发现地点纠正为月山。从1977年起,那块残片便保存在省博物馆的库房里。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四羊方尊半世传奇揭秘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慧眼识别青铜器

    作者:吴荣清(南京博物院) 青铜器的器型独特、纹饰精美、铭文典雅,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我国铜器种类繁多,喜欢收藏铜器自古有...

  • 真真假假良渚玉

    南京吴荣清 玉琮江苏省武进寺墩4号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两节矮方柱形琮,上略大于下,四面雕琢精美的装饰花纹,一角的上下两区花纹组成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为最重要的祭...

  • 古钱辨伪两法

    翻砂法 翻砂法是我国古代铸币的主要工艺法。这种做法很讲究铸币的工艺质量,钱币的质地一般都比较紧密细致,表面会产生一层色呈深褐色的包浆,让人感觉火气尽退,色泽柔和...

  • 传统的古玉鉴识法

    传统的古玉鉴识方法大约始于来,经明、清,流传至现在,并传至美、日、英、法等国。这种传统的鉴识法大致有两种不同途径和做法: (一)文献—古玉—考证 采用这种方法的...

  • [藏品鉴识]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

    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通高15.7cm,长53.3cm,宽33cm。清宫旧藏。 棋盘为长方形,四壁直立,束腰,下承六足带托底座。盘内底沿四边...

  • 心烧琉璃涤灵魂(组图)

    琉璃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 K 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