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为王羲之七世孙。王徽之之后。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住永兴寺,人称“永禅师。”闭门习书三十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浙东各寺。所退笔头满五竹簏,埋作“退笔琢”,索书者踏破门槛,用铁皮裹上,谓“铁门限”。智永传世代表作是《真草千字文》。书法法度谨严,尤其草书是后人学习草书标准范本。米芾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 ![]() 董美人墓志整碑 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刻,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西安出土。撰文者为蜀王杨秀,隋文帝第三子,董美人为其爱妃,病逝时年方十九,杨秀撰文以表哀悼,此墓志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布局平正疏朗,字体端严妍美,骨秀肌丰。 华艺美术世界网 ![]() 董穆墓志 隋大业六年(610年)十一月刻,在河南洛阳出土。墓志书法端庄婉丽,结体疏朗,清秀劲健。唐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县公。人称“虞永兴”。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书承智永传授,得二王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宣和书谱》:“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传世书作有《孔子庙宗碑》、《汝南公主墓志铭》等。张怀瑾评其书法:“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三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臭味羊、薄,不亦宜手。” ![]() copyright Artworld.cn 唐、欧阳询 梦奠帖(部分) ![]() 唐、李世民 温泉铭 ![]()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 唐 欧阳道 道因法师碑局部 ![]() 唐 孙过庭 书谱 孙过庭,(648-703),字虔礼。江苏吴郡人。官至率府录事参军。过庭“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书谱》为孙过庭撰文、书写。是一篇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书法理论著作,也是“书法纵逸,多得天趣”的书法巨作。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赞:“读孙虔礼《书谱》委曲详尽,切实痛快,为古今第一要义。”其草规范森严,为后世学习之范本。 www.Artworld.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