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此种种,给书画真伪的鉴定造成了很多麻烦。 还有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有的造假者和画廓、拍卖行、甚至是鉴定师、书画家的后人或亲朋结成同盟,串通起来坑害消费者。 对于文化市场来说,书画打假还未被提到日程上来,缺乏国家法规和有关部门的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书画作品本身。 书画是一种特殊商品,书画鉴赏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政府部门可以一夜之间颁发10张拍卖行的营业执照,而即使是10年的时间也难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书画鉴赏家。因此,即使鉴赏家都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也难百分之百地鉴定出每幅书画的真伪。 那么,被造了假的书画家本人对假画也无动于衷吗?不是有《著作权法》吗?他们为什么不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几年前,画家吴冠中发现一幅冠以他署名的油画《炮打司令部》,此画还参与了拍卖,而吴先生从未画过这幅画,为此,吴先生向法院起诉,虽然最后以吴冠中先生胜诉而告终,但为了这场官司,吴先生整整耗掉了3年的精力,以致于现在只要有人和他提起这场官司,仍伤心不已。吴冠中先生是国内顶尖的艺术大师、全国政协委员,以他这样的声望、地位出面打假这样难,更何况别人呢?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一位画家还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这位画家偶然路过一家拍卖行,见里面正在展出待拍的书画,其中有一幅竟是他的画,他一看便知是假的,便找到工作人员交涉,他出示了自己的证件,说明自己就是画家×××,而那幅待拍的画完全是假货。工作人员听后表示,立即把假画撤下。这位画家说,我当时完全可以找他们打官司,但我想算了,费时费力不说,也不见得有用。 书画界众多人士强烈呼吁,国家有关方面对这些现象应尽快制定相应措施,对于通过制造赝品牟取暴利的造假者,应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制裁,课以重典,以规范我国的艺术品市场。 摘自——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小辈模仿大师的画去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