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市场资讯 >

两岸艺术品拍卖标价差距很大

时间:2011-06-15 来源:中国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人浏览
两岸艺术品拍卖标价差距很大

艺术品已成为大陆投资人在股票及房产之外另一投资管道。热钱四溢的情况下,让两岸在艺术品拍卖上,出现巨大价差。例如本次“文殊阁珍藏专拍”中,有一幅大陆画家李可染的中画作品《牛童》,规格为80.5*44.5公分,标价是150万到250万元新台币;但是同一作者的另一幅相似作品《迎春图》,同样以牧童与牛为主题,规格为67*45公分,在今年6月初北京的2011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价格竟标到80万到120万人民币,等于相似作品标价二倍多!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另外,还有弘一法师一张水墨纸本的十字联书法作品,规格是157*24公分,标价为30万到60万元新台币;但是他的另一幅规格相近的行书十字联作品,规格为142*19.5公分,在今年6月初的北京匡时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价格则标到50万到60万人民币,标价更是相差数倍之有!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当然,“标价”是一个策略,低标价可以吸引更多的买家进场,竞标者众,就有可能创造出高得标价。前画廊协会理事长黄承志则分析说,大陆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成长,有钱人累积了大量财富,他们追逐金钱之余,想以艺术收藏品彰显身价,遂投入艺术品拍卖,常常不惜一掷千金,高价抢标艺术品,造成大陆艺术品的拍价节节高升,连连破亿也不足为奇。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黄承志分析,大陆有钱人多,参与拍卖的新手也多,也许是爱炫耀,也许是不了解行情,迳自抢拍下;例如,某件艺术品在台湾以300万元台币被拍走,到了彼岸马上水涨船高,拍价一下子变成300万元人民币或港币。另外,“价格包袱”也是两岸艺术品拍卖价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www.Artworld.cn

黄承志认为,大陆近年投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买家很多,他们没有价格包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台湾的收藏家较为保守,口袋很深,却有价格包袱的压力,若是哄抬过高或价格翻涨过于离谱,就不会贸然下手。“骨董流向有钱的地方是定律”,黄承志认为,从艺术投资的角度观察,现在大陆有政策支持,让银行配合贷款;加上送礼文化中,赠送书画艺品仍旧盛行;因此艺术品拍卖市场活络,只要适时投入都会有不错的收获,对收藏或投资都是一大福音。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两岸艺术品拍卖标价差距很大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