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市场资讯 >

江苏政府与北大争夺过云楼藏书

时间:2012-06-14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江苏政府与北大争夺过云楼藏书

“过云楼秘藏”回归江苏之路陡生波折!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昨日透露,北京大学经研究决定行使北京市文物局【2012】561号文件所规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优先购买权,对在6月4日晚以成交价2.16亿创古籍善本拍卖世界纪录的“过云楼藏古籍善本”进行收购。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江苏迅即应对,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昨紧急致函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确定此项收购由国有文博单位南京图书馆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实施,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过云楼秘藏”回江苏。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凤凰集团掷2.16亿拍得“过云楼秘藏”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6月4日晚,备受瞩目的“过云楼秘藏”拍卖在北京国际饭店尘埃落定。经过八轮紧张竞拍,这批国宝级藏书最终以1.88亿的落槌价(加上佣金共2.16亿),花落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这也创造了中国古籍拍卖世界纪录。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过云楼藏书中有四分之三已转归于南京图书馆;剩下这四分之一,是唯一还在私人手中的国宝级藏书,因此惹来一片欢呼赞叹:历经数百年风雨,过云楼藏书终于完璧回到江苏!5日下午,凤凰集团在京举行“竞买成功”新闻发布会,凤凰集团董事长陈海燕先生宣布将尽早与南图所藏的四分之三举行合璧展。 copyright Artworld.cn

中国星翁艺苑

陡生波折·北大夺爱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北大欲“横刀夺爱”的消息一出,网上即一片议论声,“早干嘛去了?想要,就和人家拍场上真刀真枪的干啊,居然行此龌龊之事,鄙视之。”“本来由凤凰买下捐给南图,使过云楼藏书合璧,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知道北大为什么要强行出头?”也有人疑惑,这优先购买权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北大不出现在拍场上却可以直接把拍品买走?

copyright Artworld.cn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获悉,在拍卖结束的七个工作日内,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有优先购买权,这是出于文物保护而出台的政策,尤其可以有效防止文物流失海外。“过云楼秘藏”回江苏,当然与文物流失无关。但根据北京市文物局出具的《关于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2春季拍卖会过云楼藏书专场文物标的审核的批复》(京文物[2012]561号)文件相关规定,在拍卖结束的七个工作日内,北京大学作为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有权行使优先购买权,以同样的竞买价格成为该批藏书的购买人。

中国星翁艺苑

目前,北京市文物局已经通过北京大学的手续报备,确认北京大学优先购买权行使有效。据悉,鉴于过云楼部分旧藏的重要学术文化价值,北京大学经研究决定将其购入作为学校图书馆馆藏。

华艺美术世界网

优先购买权是怎么回事?优先购买权又称先买权,是指特定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出卖人出卖标的物于第三人时,享有的在同等条件优先于第三人购买的权利。优先购买权是民商法上较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古今中外立法对此都有相应规定。它是以牺牲出卖人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为代价,换取对先买权人特殊利益的保护。民法上的优先购买权制度自拜占庭时期的罗马法于租佃关系中确立之后,被法、德民法典继承,并得以完善和发展。中国古代法上也有“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东邻”等优先购买权的规定。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优先购买权行使的实质要件是“同等条件”。优先购买权制度是法律在保障出卖人合法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赋予特殊主体以特殊利益的一种制度。而出卖人合法利益的保障则体现在法律对优先购买权行使的“同等条件”的规定。 www.Artworld.cn

所以有网友发问:“已经落槌了,还有优先购买权吗?如果真有购买意向,你可以到现场去举牌,那就现场叫价。”言下指的正是“同等条件”。 中国星翁艺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江苏应对:省政府紧急致函支持藏书回家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江苏迅即应对,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昨日紧急向北京市文物局发出《关于收购过云楼部分藏书事宜的函》,函中写道: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作为国有骨干文化单位竞购过云楼藏书,得到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并已竞拍成功。过云楼藏书3/4在南京,现1/4成功竞购回归江苏,是江苏人民也是社会舆论的呼声和企盼。省政府确定此项收购由国有文博单位南京图书馆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实施,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指定南京图书馆收藏,以利于开展整体学术研究和通过再出版开发其重大文化价值。 中国星翁艺苑

而像北大一样是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具有优先购买权的南京图书馆昨日也紧急致函北京市文物局:过云楼藏书四分之三在我馆收藏,现四分之一成功竞购回归江苏。省政府确定此项收购由我馆和凤凰集团实施。我们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做好收藏工作。 copyright Artworld.cn

如果文物回江苏,是否所有权归凤凰收藏权归南图?凤凰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先考虑把秘藏收回江苏,至于具体怎么收藏,我们和南图会很好地协商”,“省政府表示全力支持,我们觉得和南图的事可以商量,毕竟这是我们江苏的宝贝”。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拍卖方态度:国家决定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此前,匡时老总董国强多次表示过,这件作品能被国家文博单位购买,一直是他的心愿。对于北大介入,他“为此感到高兴”。但同时,他对凤凰集团没有获得这件藏品也感到很遗憾,他说,凤凰集团作为国有企业这么有文化责任感和魄力,确实让人钦佩。但按照规则,北大有权利行使优先购买权。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那么现在,江苏省政府决定由国有文博单位南京图书馆和凤凰集团共同实施收购,局面是否会有变化?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曾经伴随“过云楼秘藏”到南京巡展的匡时副总经理谢晓冬。谢总表示:匡时首先对参与拍卖的凤凰集团和现在要抢购的北京大学都很尊重;其次,一切按规则办理。北大拥有优先购买权,这点无可非议,现在江苏虽然决定南图介入,但当时凤凰集团是作为国企来参拍的。最后一点,“我们不是最终决定方,一切要看国家文物主管单位的决定”。

copyright Artworld.cn

那么此前有没有过类似的事件呢?“没有过这么大额的,有过一些小额的”。什么时候能有最终结果呢?“就这一两天吧!”谢总表示。 中国星翁艺苑

看来,过云楼秘藏回家之路依然让人悬心。 中国星翁艺苑

江苏文化人:渴望“过云楼”秘藏合璧 www.Artworld.cn

钟振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古籍所所长):当然,回江苏是最好的归宿。既然有四分之三在南图,那么剩下的四分之一回归是大家都盼望的。如果买回去的单位不是文保单位,缺乏收藏技术方面的保障,那么文物就很有可能受到损坏。所以说,北京市文物局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www.Artworld.cn

不过现在,由江苏省政府出面担保,这套书回江苏后会收藏在南图,那么就无虞了。南图肯定是古籍保护的专业单位,在资质方面不存在问题,那么北京文物局的理由也就不存在了。于情于理都应该归江苏才对。

www.Artworld.cn

徐雁(南京大学教授、博导、藏书家):过云楼藏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献遗产,在这个大的帽子底下,到底谁来收藏?原则上说,不流出国外都可以。但是,文化的东西有学理性,这个学理性体现在顾家的很多东西在江苏,那么就有一个“完璧”的问题,也就是它的完整性、系统性。所以说,回归江苏,留在江苏是最合理的文化逻辑。

www.Artworld.cn

薛冰(作家、藏书家):在我看来,南图出面是最好的。因为收藏一批古书,需要有保存文物的资质和条件。前面有四分之三也在南图,现在拿回来剩下的四分之一,放在南图是好事。扬子晚报记者 冯秋红

copyright Artworld.cn

网友热议 中国星翁艺苑

半拉酸丁儿:从前总听说大学都是穷光蛋,北大用实际行动彻底粉碎了这种无知的谣诼。 copyright Artworld.cn

沐木木杉:过云楼藏书四分之三原属南图,个人认为,理应归属江苏,这也是对地方文化事业的一种保护和支持。

中国星翁艺苑

浮云流水一雨舟:那白拍了么? copyright Artworld.cn

熊长云: 忐忑了,咬牙了,拿下了,激动了。开了发布会,幸福又快乐。好时没几刻,旁边来一哥,掏出红文件,提提腰带说,根据文物法,这书拿走了。你问啥感觉,尼玛唯跺脚!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不二能:已经名花有主了,北大想横刀夺爱吗?看起来一副“文化老大”的样子!“北大”就是我们这个没有文化的时代的文化标签。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一毛: 我想请教一下,北大优先购买是不是有附加条件,诸如“成为最后买家” “藏品不再进入流通领域”…… copyright Artworld.cn

大地的舍利:如何让老百姓能更多地接触了解这批藏书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才更有意义。 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缸里的鱼:凤凰集团失望了,本来还打算建楼永久收藏的,没想到北大半路杀出,2亿多元不心疼啊。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李明_Hi艺术:谁买不重要,名头不重要,关键看随后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过云楼的故事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苏州阊门内铁瓶巷,在过去曾经有过一所大宅院,名为过云楼。它不仅以布置精巧的庭园——怡园而著称,同时更以贮藏了大量书法名画、版本书籍而名重于世。过云楼藏书源于何时现已不可考,但从清道光年间楼主顾文彬给其子的信中可以得知,早在150年前,过云楼就已经有了图书古籍的收藏。到了清末,过云楼在顾鹤逸的手上不仅成为书画收藏上千幅的藏画楼,同时也成了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精刻本、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藏书楼。 copyright Artworld.cn

不过此前,匡时老总董国强在做客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时称,“过云楼秘藏”的精华都在这四分之一中,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扬子晚报记者昨日采访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方标军获悉,南图从未对外宣传过所藏的过云楼藏书,所以外界并不知道,南图所藏的四分之三中,有18件是宋元本,也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无论是文物价值还是文献、史料价值,均无法衡量。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过云楼为江南名门望族顾氏之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以藏有宋元以来佳椠名抄、珍秘善本、书画精品闻名遐迩。自清同治以来,已超过六代,历经百余年清芬世守、递藏有绪,在中国收藏史上罕有其匹。

华艺美术世界网

据李勇慧介绍,过云楼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第一任主人叫顾文彬,道光进士,官至浙江宁绍台道,他尤其钟情古书画的收藏,一生殚精竭虑,多方搜求,积累书画墨迹达到数百件之多,作品的时间自晋唐至明清,连绵千年,其中有不少为传世的赫赫名迹。为了收藏这些藏品,顾文彬特意营建过云楼和怡园,在楼园落成后的第六天,就辞去浙江宁绍台道的官职,返家燕居,沉潜于书画艺文之中,怡怡自乐。他在晚年精选所藏书画250件,编纂成《过云楼书画记》十卷,著录了他一生搜集、赏析、研究历代法书名画的业绩。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除了古籍文献,过云楼收藏的名贵书画也多为稀世之宝。”李勇慧说,这些书画中囊括明代书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吴宽、王宠、祝允明珍品的《吴门雅集》二十四开册页,元代画家王蒙的《稚川移居图》,《释智永真草千文卷》,《米题褚摹兰亭卷》,《唐写郁单越经卷》,苏轼《祭黄几道文》,王羲之《右军千文》,颜真卿、怀素合书墨宝等。此楼内所藏字画无与伦比,人称“半壁江山过云楼”。

华艺美术世界网

李勇慧说:“当初顾文彬为藏书楼取名过云楼,是取苏东坡言‘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之意,顾文彬在《过云楼书画记》自叙中说:‘书画之于人,子瞻氏目为烟云过眼者也。余既韪其论,以名藏秘之楼。

中国星翁艺苑

据介绍,顾文彬三子顾承最得他喜爱,父子往来书信间常常探讨藏书之事,顾文彬远在京城为官也不忘指导儿子前往各处收藏,并且不计成本。购《褚摹兰亭序》及《唐人写经》时,顾承以白银六百两两卷并获,顾文彬信中称:“汝料及我遇此尤物,即千金拼得出,真知我心之言也。”购王羲之墨宝《右军千文》时,对方出口索价千两白银,顾承一口应允,顾文彬非但没有恼怒儿子不还价,还赞许儿子“深合我意”,并嘱咐儿子万一对方不让分文就依了他。购买颜真卿、怀素的至宝时,顾文彬授意儿子“即使费数千元,断不吝惜。”而每每购得新藏,顾文彬都不忘嘱咐儿子秘不示人,这后来也成了过云楼的一项“怪例”,书画可以轻易示人,但古籍善本秘不示人。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李勇慧说:“顾家后人回忆,在顾家,书的待遇是高于人的,因为古籍善本每一次拿出来翻阅,纸张都会因氧化造成损耗,所以即使是顾家子孙也很难有机会一睹这些藏书的真容。因为外界知之甚少,反倒使过云楼藏书更为稳妥,大部分得以留传至今。”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李勇慧介绍,虽然过云楼藏书秘不示人,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它大白天下。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目录、版本学大师傅增湘先生。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过云楼第三代传人是顾鹤逸,民国期间,顾鹤逸的好友傅增湘要求借阅过云楼藏书,顾鹤逸碍于情面不得不答应,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即只能翻阅不能带纸砚抄写,傅增湘每日观书数种,晚上回去后凭记忆写下书目,编纂成《顾鹤逸藏书目》,发表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上,过云楼藏书胜景终于大白于天下。”李勇慧说。 中国星翁艺苑

据傅增湘撰《顾鹤逸藏书目》可知,过云楼藏书中,宋元旧椠有50种(其中傅增湘判断为明本的有9种),精写旧抄本有165种,明版书籍149种,清精印本175种。傅增湘对版本目录学独具只眼,识见特高,记录在这个《藏书目》中的多是藏园以为的珍稀、精善之本,普通线装书并未收录在内,即便是已列入其中的,藏园也自言“目录下漏注尚多”。由此推知,顾氏藏书总量当在万卷以上。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过云楼虽然藏珍纳宝,但也‘树大招风’。抗战期间,过云楼藏品曾遭日军劫掠。”李勇慧讲述了这一段曲折而惊险的经历。 中国星翁艺苑

“清末民初时,过云楼藏品已被觊觎,日本专门研究中国古籍版本的岛田翰在经济财阀支持下企图得到过云楼藏品,但未能得逞。抗战爆发以后,过云楼藏品再无宁日。顾家人紧急商讨应对策略,最终决定先逃往上海租界,因数量太大,只能先把部分精品运往上海租界,其余部分仍藏在家中。”李勇慧说。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据顾家后人回忆,1938年初,顾家举家逃往上海租界的路上遭日军盘问,幸有日本友人相助,暂时化解危机,但为保安全,过云楼第四代传人顾公雄将所有书画装满一车先送往上海,因没有空余位置,只得将两个儿子暂留在常熟一小店里,第二天才派人来接回。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苏州沦陷后,顾鹤逸之子顾公雄、顾公硕在朱家园的住所被日本兵搜查了多日。局势稍平静后,顾家人返回查看,发现未能来得及带走的字画被搜出堆了一地,画芯全被挖走了。当初出逃前,顾家人还在朱家园天井里挖了一个地窖,把一部分带不走的藏品装入铁皮箱埋入地窖。待抗战胜利后,顾家人挖开地窖查看,却发现地窖已经浸水,其中书画受潮霉变,损失惨重。即便如此,顾家后人还是保留了大量珍贵藏品,战争期间生活窘迫,顾家人却从未萌生过典卖的念头。”李勇慧说。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新中国成立后,顾公雄后人遵照父亲遗愿将家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共捐赠393件书画、明刻善本和罕见稿本十多部。顾公雄只继承了家藏的四分之一,其余藏品分散在其他子嗣手中。1992年,南京图书馆向顾氏后人购得四分之三的过云楼藏书,共计500余部3000余册,其中,宋、元、明、清历朝版本都有,包括刻本、抄本、稿本各种类型。

www.Artworld.cn

早在2005年春拍中,过云楼所藏近500册流传有序、保存完好的珍贵古籍,包括40册流传800年罕见的海内孤本宋刻《锦绣万花谷》,曾拍出2310万元的价格,这在当时可谓天价。《锦绣万花谷》是一套什么样的书呢?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据介绍,《锦绣万花谷》为中国宋代所编大型类书之一,作者姓名不详,书前有自序,题淳熙十五年,知为南宋孝宗时人。对于坊间所称《锦绣万花谷》为海内孤本,李勇慧说,坊间传说拍卖的此书为海内孤本并不确切,但其完整保存了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可算是此书传世最完整、存卷最多的宋刻本。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宋刻本《锦绣万花谷》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也有保存。”李勇慧说,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写道:“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作《锦绣万花谷》四十卷,续四十卷,而无后集。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所载,则前集、后集、续集外,又有别集三十卷。今案序中明言自九华之归,粗编成为三集,每集析为四十卷。可知后集为陈氏偶遗,别集为后人所续增,不在原编之数……” copyright Artworld.cn

李勇慧说,《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别集三十卷,国家图书馆存六十九卷:前集卷一至八、卷十一至十九、卷二十一至二十五、卷二十九、卷三十一至三十三、卷三十五至四十,后集卷二至三十七,别集卷二十四;《锦绣万花谷》续集四十卷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各存一部全本;《锦绣万花谷》别集三十卷北京大学图书馆存二十七卷:卷一至二十三、卷二十七至三十。

copyright Artworld.cn

“此书的宋刻本可算最早的版本,至于传世的几部宋刻本,是否为同一版本,如不是同一版本,谁先谁后,因现在无法将几个宋刻本同时比对鉴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宋刻本之后,此书又有明弘治五年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明嘉靖十四年徽藩崇古书院刻本、明嘉靖十五年秦汴绣石书堂刻本、明刻本等版本。”李勇慧说。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江苏政府与北大争夺过云楼藏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