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陕西出土精美漆器和规整竹笥

时间:2011-04-1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网络    人浏览
陕西出土精美漆器和规整竹笥

被称为“古墓丽影”的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家族墓中唯一未遭盗墓贼侵扰的M1墓的耳室昨日终于露出真容,历经两千多年重见天日的珍贵文物让考古专家们惊喜万分,而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也让考古这门艰深的学问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随之而来的文物保护问题,愁坏了现场所有人,目前,文物发掘已经暂停,M1古墓进入文物就地保护状态。由于保护工作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央视将停止直播。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耳室原貌呈现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太兴奋了!从来没看到过保存得这么完好的汉墓!这是第一次原地、原物、原状保存了2000多年前的东西!”古墓封门打开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惊呼。精美的漆器和两排排列较为规整的竹笥的完美呈现,昨天令在场所有考古专家震惊和兴奋。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对耳室的发掘将封门砖从上往下移动,2000多年前的汉砖色泽如新。专家介绍,汉砖通常用黄土烧制而成,可保存千年,采用干砌方式,不需泥浆。

华艺美术世界网

当考古人员把最上面的几层封门砖一一取下后,里面露出平整的类似窑顶的圈顶。考古人员将摄像探头放进耳室,采集的信息直接传回文物保护车内。在靠近封门的位置,摆放着一个花纹精美的漆器,与先前用“内窥镜”看到的大不一样,整个漆器花纹显得更为复杂。专家探视发现,耳室是券形砖顶,约深2.4米,宽1.3米,高1.5米。考古专家称,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保存如此完好的汉墓,异常珍贵。 华艺美术世界网

竹笥内有乾坤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在漆器里面是两排摆放较为规整的竹笥,共有11组,呈椭圆状,竹笥里还盛放了很多东西。竹笥是古代一种用竹制编成的盛器。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工地现场负责人丁岩介绍,“我们发现竹笥如同中药铺一般,有些物体看上去如同山区产的菌类,有些好似动物的骨骼。根据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唯一的耳室中必然储藏着墓主人‘吃喝享用’的东西,如今看来很可能是‘山珍海味’了。”至于究竟有何乾坤,专家会进一步提取鉴定。 华艺美术世界网

耳室内的漆箱长60厘米左右,宽30-40厘米。漆箱从外观上看,99%的形制都保存得很好,还呈现立体状。四个角上还各有一个泡钉,漆皮色彩鲜明。而漆箱里,专家推测可能会是墓主人日常喜爱的衣服,也可能还会有化妆品。

华艺美术世界网

亟待加强保护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竹木器在中国北方的环境下长期保存十分困难,迄今考古发现的2000多年前的北方竹木器仍十分罕见。漆箱和竹笥虽然看起来保存很好,但却特别脆弱。考古专家介绍,这些文物均属于有机质,不经过严密处理,提取出来就会消失。

copyright Artworld.cn

丁岩介绍,虽然在发掘前,已经制定了保护预案,但竹笥的出现出人意料,“如果里面的空气变化太大,对漆器和竹笥的保存都极为不利。”考古人员立即决定,将已开启的封门砖重新封闭,会商保护对策。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针对文物保护的现实需要,专家已决定暂停考古发掘。丁岩说,考古发掘中保护文物是第一位的,因此,研究院专家组现场决定,原来计划中主墓室的发掘工作也暂时推迟,何时发掘要看竹木器的保护进度。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4月8日、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考古现场,那么,直播会不会影响考古工作呢?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说,“直播考古现场不是为了让人们看稀奇,而是让人们第一时间体验考古、感受考古,解开历史之谜。”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陕西出土精美漆器和规整竹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