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人造古城不能“遍地开花”

时间:2011-06-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佚名    人浏览
人造古城不能“遍地开花”

copyright Artworld.cn

投资2亿元、占地1平方公里的骊靬古城复建项目已在甘肃金昌市如火如荼地开建,根据规划将建设古罗马风格的民居、罗马神庙、古罗马一条街、古罗马广场等,2013年底完工开城。当地旅游部门称,该项目将打造全国唯一的中西传统文化融合的经典旅游品牌景区。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似乎有点一厢情愿。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近几年扎堆复建古城成为时尚,笔者上网搜索一下蹦出近百条类似信息。例如:江苏金湖将投资30亿元建设尧帝古城,占地面积1050.3亩;甘肃敦煌拟投资30亿元复建敦煌古城,以汉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对历史城市格局、建筑文化、宗教艺术、商贸流通、民族交融、生活和娱乐等进行体验式还原和提升;河北滦县计划投资50亿元复建滦州古城,占地2000余亩,再现昔日滦州胜景;河北大名正大规模地复建宋、明古城,2.5亿元已砸向仿古建筑;河南郑州斥巨资建成的仿古城墙,被市民质疑为建筑像“山寨”,外貌如“棺材”,浪费财政……

copyright Artworld.cn

一哄而起的古城复建热有必要吗?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古城不计其数,因战火焚毁或大自然的变迁,许多古城早就夷为平地,烟消云散,有必要将其一一恢复,重见天日吗?答案显然是NO!况且一些要复建的古城只是根据古书记载、民间传说或小说虚构,难以考证,所谓复原也只是自欺欺人。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更重要更关键在于,古城复建必须要算两笔账,一是土地账。一个尧帝古城“吃”地千余亩,滦州古城占地2000多亩,这要吞没多少粮田?拆迁多少农户?土地是中国最宝贵最紧缺的资源,当下拆迁矛盾比较尖锐,这般大手笔建古城、吞噬土地,显然与国情民情背道而驰。

中国星翁艺苑

二是财政账。笔者发现,大张旗鼓复建古城的地方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敦煌古城30亿元投资占到甘肃省2009年财政收入的20%,实不明白,当地难道要砸锅卖铁建古城吗?但有一点很清楚,不惜血本打造古城势必让当地背上沉重的债务。有的地方说复建古城靠市场化运作,这种粉饰的“市场化”,说穿了就是违规违法贱卖国家土地换取商人的投资。 www.Artworld.cn

古城复建炙热烫手都是为了发展旅游,但决策者须清醒的是,复建的古城再宏伟、漂亮,充其量是一个人造景观,没有多少文化内含和底蕴。许多地方人造景观因无游人关门打烊早有前车之鉴,对此需要三思而行,不能不防大投入打了水漂。 中国星翁艺苑

笔者之见,古城复建有无必要,不能由地方自说自话,各行其是,应由国家统一规划,由国家权威部门进行科学论证。从全国范围来说,将古城复建纳入国家文物保护和大旅游战略,进行统筹规划与实施,已是势在必行。

中国星翁艺苑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人造古城不能“遍地开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