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Artworld.cn
北京,2011年6月11日 中拍协为何出尔反尔 这是媒体关于中拍协对先前的表态与结论予以否定的报道(6月11日)。就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9日致函新华社、承认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7日播发《网民发帖质疑艺术品拍卖“天价”有猫腻 记者调查揭“天价拍卖”重重黑幕》一稿中反映的拍卖行业“虚假鉴定”“拍前收取费用”“信息披露不透明”“相关数据发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确实存在后,中拍协10日邀请除新华社外的一些媒体召开情况通报会,对先前的表态与结论予以否定。 新华社记者公磊摄 copyright Artworld.cn 新华网社北京6月11日专电(新华社记者周宁、李德欣) 新华社7日曝光拍卖行业假拍乱象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9日承认所辖会员(拍卖公司)存在假拍问题后仅一天,便召开情况通报会矢口否认先前结论,这一出尔反尔之举着实令人大跌眼镜。难怪“直面拍协”等网民诘问:“中拍协,你的屁股坐哪儿去了?”“这样的中拍协,如何让全国1000多会员企业、10几万从业人员信服?又如何引领这个行业向更阳光健康的方向前进?” copyright Artworld.cn 其实,这并非中拍协第一次出尔反尔。新浪网民“星月”发帖揭露,2010年,中拍协在其官网公布对所辖拍卖企业A类资质的终评结果。让人难以理解的是,2011年3月中拍协又在其官网公布《补充公告》,共增补11家A类拍卖企业。“既然已是‘终评’,为何还要增补?究竟是去年资质评定工作没做扎实,还是迫于拍卖公司压力增补?这么重要的行业大事,如此草率行事,是否有违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copyright Artworld.cn 在10日举行的情况通报会上,针对媒体关于假拍黑幕的报道,中拍协一面表示将展开全行业自查自纠行动,欢迎媒体监督,另一方面又在言辞上庇护所辖拍卖企业的违规行为。拍卖社区“hgweb”等网民发帖说,“拍协”,究竟是拍卖企业的协会,还是拍卖行业的协会?当行业协会与所辖会员成为利益共同体甚至沆瀣一气时,一旦出事,它非但不会积极处理,反而代他们遮掩、抹平,“这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壁垒,更是对广大消费者的蔑视和践踏。” www.Artworld.cn
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虚假鉴定”“知假拍假”“虚报成交额”等不法行为愈发泛滥,诚信缺失已成为这一行业发展的最大阻碍。然而,在媒体调查的大量事实面前,中拍协这一出尔反尔行为的本身,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所谓“欢迎社会各界和媒体监督、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的诚意,更让人质疑一个不讲诚信的行业协会如何能治理好当前诚信缺失的拍卖行业。 华艺美术世界网
目前,中拍协已掌握所辖多家拍卖公司2010年所缴税款的数据,也非常清楚部分拍卖“巨头”的实际主营收入与其对外公布成交额推算的佣金收入严重背离,涉嫌偷税漏税或虚假宣传。之所以迟迟不肯向社会公开数据,就是因为这些拍卖公司每年都要向协会缴纳费用,一些拍卖“巨头”老总还在中拍协担任要职。那么,如何指望靠着拍卖公司养活的中拍协起到监管作用?如何期望未来“自查自纠”的成效? 中国星翁艺苑 在中国,像中拍协这样的行业协会还有很多,越是行业巨头交纳的会费越高,“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现实,让行业协会沦为行业“巨头”们的代言人,而全行业的利益却被忽视,更谈不上维护行业服务对象——普通消费者的利益了。 www.Artworld.cn 广大网民、收藏爱好者和业内外人士希望中拍协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与工商、税务、文化等部门联手,定期公开所辖拍卖公司的税表,真正从行业内部入手彻底整治假拍乱象。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行业协会到底是“自律协会”还是“包庇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