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 中国星翁艺苑
点评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邱立诚 www.Artworld.cn 1.清溪松岗村窑址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该窑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松岗村北部,年代为明清时期,延续至民国。分布范围较大。目前可见的遗迹有窑炉2座,均为龙窑。遗址中有大量废弃堆积,采集到大量的青花瓷器、青釉瓷器和褐釉瓷器残件。整个生产流程如取土、炼泥、制作、烧造以及附属建筑等均有遗迹保存,遗物丰富,产品质量较高,在广东目前所见的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2.邓邦蓖夫妇墓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邓邦蓖夫妇墓位于湛江市徐闻县城,占地面积为88平方米。青石砌筑。墓园前有石柱围栏、墓门两侧石狮一对,咸丰元年地界碑各一通,中有石祭台一个;墓园中部有石牌坊一座,上有匾。坟包前有墓志铭碑二通,保存完整。这座夫妇墓构造奇特,是研究粤西地区埋葬习俗的珍贵实物例证,极具文物价值。 华艺美术世界网
3.通真岩岩画 copyright Artworld.cn 通真岩岩画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春湾镇通真岩北面崖壁上,具体年代不详,但可以肯定早于清光绪年。因岩画下部被清光绪乙酉年(1885年)“歌台暖响”石刻打破。岩画宽0.8米,残高0.5米,墨绘线描佛教初祖达摩“只履西归”的故事。 www.Artworld.cn 4.长围村围屋 www.Artworld.cn 长围村围屋位于韶关市始兴县。由围楼和民居组成,坐北向南,建于清代。围楼呈长方形,四层高15米。门楣“人文蔚起”,整座民居为河石瓦木构筑。围内中间天井,二层四周出靠栏。长围村围屋整组建筑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对研究清代客家民居建筑有重要价值。 copyright Artworld.cn 5.南沙村陈氏宗祠 www.Artworld.cn 南沙村陈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南沙陈氏宗祠整座建筑木雕、砖雕、石雕精美,规模宏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保存较完整,总体布局巧妙,空间开合有序,保留了明代、清代、民国三个时期建筑风格,对研究南宋时期北方移民南迁和北方文化的传播、研究珠三角历史和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6.黄沙塘高桥(见右图)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黄沙塘高桥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白花镇坦塘村。为清代四跨式石梁桥,东西走向,横跨黄沙塘沥,全部用花岗岩石打制而成,桥面长21.57米,宽0.8米,桥高3.8米。黄沙塘高桥结构简单坚固,既省材省料,又便于排洪,造型简洁,且坚固实用。是研究岭南乡村古代石桥的重要实物资料。 copyright Artworld.cn 7.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旧址 www.Artworld.cn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旧址位于东莞市石龙镇,横跨东江。1907年8月动工,1911年建成通车。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原为广九铁路单线铁路大桥,钢石木混凝土混合结构。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军对广九铁路进行频繁轰炸,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旧址钢梁杆多处中弹穿孔。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见证了广九铁路的发展历程和中国铁路修筑技术的不断进步。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8.潘氏宅院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潘氏宅院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中路,为龙溪潘氏私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714平方米。院内主楼居中巍然兀立,为西式混凝土结构两层楼房,带半地下室,折中主义风格。百叶门、木地板、铺地彩色瓷砖、彩色玻璃窗花保存完好。潘氏宅院是较早吸收西方建筑艺术,采用西方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建造的欧式洋楼,属优秀近现代建筑中的典型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9.季立居 copyright Artworld.cn 季立居坐落于梅州市梅江区。据资料记载,是1913年马六甲华侨应贤公返乡购地建成。季立居祖祠合一、古朴典雅,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敦亲睦邻、和谐的生活形态,对于研究梅州城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具有较高价值。 www.Artworld.cn 10.顺德糖厂 中国星翁艺苑 顺德糖厂于1934年陈济棠兴办地方实业时投资330万元建成。捷克斯可达工厂连工包料承建,制糖设备来自捷克。尚存四栋早期厂房。它见证了中国制糖行业史与广东近代工业发展史。 中国星翁艺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广东评“十大新发现” 现存最早铁路桥被列为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