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建筑的中国式改造

时间:2012-02-15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建筑的中国式改造

华艺美术世界网

广东塑料交易所总部大楼 www.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沈阳方圆大厦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近日,一个新的地标出现在珠江边,许多网友为其改了一个形象的称号——“大圆玉”。据悉该建筑是广东塑料交易所的总部大楼,因与沈阳方圆大厦的古钱币外貌相近而受到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样的建筑太带“铜臭味”了,肯定是中国设计师的“杰作”。但根据业主介绍,大楼总建筑师是米兰理工大学教授约瑟夫先生,设计灵感来自广东塑料交易所的开市铜锣和南越王墓的古玉璧。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洋设计师会设计出这样带中国特色的建筑?难道这是他们臆想中的中国文化特色建筑模型吗?还是因为业主的审美趣味决定了?抑或这反映了中国人对象形建筑的喜好?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洋设计师的中国想象?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大圆玉”的设计者约瑟夫先生介绍说,该项目的主建筑设计源自于塑交所的开市铜锣,以及广州市南越王墓的古玉璧,夜幕之下倒影在珠江边,交相辉映,象征着大展宏图、美满团圆,融合广东和意大利的建筑特色,可谓中西贯通。但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认为,这个建筑反映的是“暴发户的心态”,“又花钱,又影响视线,还影响了广州的形象,刚好在东沙大桥边,像个大车轮要冲上桥”。另外,大楼外表是金黄色,将来还加入灯光设计,在汤国华看来,“这将带来光污染”。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苏州博物馆新馆

中国星翁艺苑

相较之下,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它既在苏州古城以独特性、唯一性深深打上贝氏的烙印,又与周边传统民居浑然一体。贝聿铭曾表示:“今天的中国建筑——无论在伦理、道德和美学上都缺少依据;不管它们如何花哨,如何引用欧美的样式,都没有形成一个和本土状态紧密相连的有机结构,导致本土建筑师陷入盲目模仿和不知所措的境地。” 但在看似恶俗的建筑,其实不少是出自外国设计师之手。

copyright Artworld.cn

有人不懂,为什么这些受过专业建筑训练的外国设计师们能设计出这样与环境不相符的建筑,难道洋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主观臆想吗?以话锋犀利而著称的建筑评论家王明贤曾有过一段“刻薄”的评价,能解答这个疑问:“他们(外国设计师)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设计做好,而是为了把钱挣到——为了这个,他们就会不惜利用各种手段讨好中国的业主。他们能为中国当代建筑留下什么东西是很值得怀疑的。很多中国建筑张牙舞爪的特征他们都学会了,也就是说,他们学会了做中国城市领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建筑,所以他们屡屡中标。有的外国建筑师可以说很聪明,也可以说很狡猾。”这段话发表于2005年,彼时鸟巢、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等正如火如荼,正是全国热火朝天批判与反思“洋设计”的当口。在今天看来,这段话依然很有见地与独到之处。也可以看出在评判建筑时,一切的“生杀大权”都在业主手里。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建筑的中国式改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