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广东评“十大新发现”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广东现存最早铁路桥被列为文物 copyright Artworld.cn 广东省文物局近日评选出“十大新发现”,昨日南方日报记者独家获悉这一信息,它们全部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 华艺美术世界网
据了解,今年6月,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得到了国家普查办和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的最终确认,其中普查新发现数量为2.7万余处,省文物局邀请专家将其中最为突出的发现评选为“十大新发现”。 中国星翁艺苑 省文物局局长苏桂芬昨日透露,广东省此次普查的成果十分显著,普查出新的文物数量位列全国第七。不可移动文物从这次普查前的1万多处增至3.7万多处,说明广东文化遗产很丰富。 www.Artworld.cn 跟随文物专家和考古队员的脚步,广东有哪些新的重要文物被发现?南方日报记者率先进行了披露。 华艺美术世界网 亮点一:文物爱好者意外发现明清窑址 copyright Artworld.cn 第三次文物普查在广东开展以来,新发现的文物线索不仅来源于专业考古队员的田野调查,也有一些来自普通文物爱好者的偶然发现。省考古所文物专家曹劲告诉记者,一个文物爱好者偶然在一片田野发现了很多碎瓷片,他及时将这一线索反映给文物部门,结果经过两次发掘,发现了一处珍贵的遗址——— 清溪松岗村窑址。 中国星翁艺苑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邱立诚告诉记者,清溪松岗村窑址的发现意义重大,它是一个青花瓷窑址,位于珠三角的东莞,年代为明清时期,延续至民国。“大家都知道青花窑从江西景德镇起步,后来从福建漳州传入广东,广东大埔、饶平都有零星的青花窑址,之后又传到香港,在香港发现过大埔碗窑窑址,而东莞清溪松岗村窑址的发现,刚好是青花窑址发展线路中的重要一站。” 中国星翁艺苑
此外,阳江市的通真岩岩画也是此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个亮点。在阳春通真岩北面崖壁上,以前发现过清光绪年间的岩刻“歌台暖响”,但此次经过复查,考古专家们又在岩刻上方发现了一个隐隐若现的达摩祖师画像。画中达摩祖师额头高广,双目炯然,正悠然坐于西归途中石上小憩,回眸东顾。 copyright Artworld.cn 邱立诚说,广东古代岩画一直非常少,而此次达摩岩画像的发现,为广东地区增添了新的文物种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copyright Artworld.cn 亮点二:清末民初铁路桥见证百年铁路史 www.Artworld.cn “广东近现代历史丰富,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发现了不少珍贵的工业遗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邱立诚说,始建于清末的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旧址以及兴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顺德糖厂遗址,被专家们一致评选为此次普查中广东的“十大新发现”。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邱立诚告诉记者,广九铁路石龙南桥旧址是广东省内现存最早的一个铁路桥,直到2007年3月,广深铁路四线石龙南桥建成通车,这个铁路桥才“功成身退”,废弃停运,现由武警把守。“广九铁路石龙南桥作为最早的粤港交通线上的枢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华艺美术世界网 “文物普查对文物的定义更新了,20世纪以后、能反映出民族工业或现代化工业特点的标志性建筑也被作为文化遗产登记下来。”邱立诚说,顺德糖厂遗址于是顺利被评选为“十大新发现”。 中国星翁艺苑
据介绍,顺德糖厂是广东省最早的一批工业化制糖工厂,从上世纪30年代建厂到解放后,见证了广东糖业起步和发展的过程。“如今,这个糖厂的厂房基本结构仍保留完好,早期从捷克进口的机器虽已老化,但是部分仍能生产运作,是研究广东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珍贵文物。”它还有望申报为“国保”单位。 www.Artworld.cn 此外,三处岭南风格浓郁的民居建筑也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客家围屋的代表——— 韶关市始兴县的长围村围屋、广东梅州的季立居,以及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近代广州民居——— 潘氏宅院。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广东评“十大新发现” 现存最早铁路桥被列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