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何处寻碧山:观“碧山丰年庆”(2)

时间:2011-09-08 来源:ARTINFO 作者:佚名    人浏览
本土 某种还能怎样的无奈,不仅存在于似曾相识的展厅中,更是在后两日的论坛与放映活动中弥漫开来。秀里影视村是著名电影制片人张震燕(张艺谋二十多年的电影及广告合作伙伴)与徽州著名工匠、电影布景师胡中权合作的造景重生,将近六十栋濒临坍塌消失的徽派民居、祠堂等老建筑被拆解移植至一片毗邻农田的近百亩土地上。这儿曾是《武侠外传》等影视剧的拍摄地,在大多数时间里以门票50元对游客开放。 秀里影视村 秀里影视村

本土 www.Artworld.cn

某种“还能怎样”的无奈,不仅存在于似曾相识的展厅中,更是在后两日的论坛与放映活动中弥漫开来。秀里影视村是著名电影制片人张震燕(张艺谋二十多年的电影及广告合作伙伴)与徽州著名工匠、电影布景师胡中权合作的“造景重生”,将近六十栋濒临坍塌消失的徽派民居、祠堂等老建筑被拆解移植至一片毗邻农田的近百亩土地上。这儿曾是《武侠外传》等影视剧的拍摄地,在大多数时间里以门票50元对游客开放。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华艺美术世界网

秀里影视村

中国星翁艺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秀里影视村

www.Artworld.cn

诚然,秀里影视村的创始者对于挽救徽州建筑乃至整个文化的行动力与持续的投入令人激赏,这片仍在扩建中的影视村还是宛若精心打造的徽州村镇标本,至少目前还看不出与本地有血有肉的社会发展有多么紧密的联系。由于没有本地乡民会自费自发地来到影视村,“丰年庆”期间的论坛与纪录片放映也便是搬至异地的“内部交流会”,园内或开店或维护的零星本地人也没有意识到“丰年庆”活动正努力为他们的家乡带来怎样的新气象。

中国星翁艺苑

但也正是在秀里,我们有机会与当地人进行了偶发的深入沟通。几位八零后的年轻人的经历尤为另我们感慨:他们无论是在外求学返乡还是一直在黟县长大,在寻求创业时依然目光不够长远,紧盯一些在各地都不少见的手工艺品,反倒“无视”徽州本地细腻多样的民间产品。然而长谈下来却也发觉,一方面他们对此不敏感,另一方面,即便有心、他们也不知道何处可以拜师学艺。作为“碧山丰年庆”调研项目之一的“黟县百工”多少可以对他们有所帮助,然而却似乎还没有找到更好地到达他们的途径,哪怕正在粮库展厅内展出。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www.Artworld.cn

黟山电影院是黟县唯一的一处公共文艺场所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copyright Artworld.cn

祁门目连戏也出现在黟山电影院的舞台上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反而是晚间在县城里唯一的剧院——黟山电影院的演出以及作为闭幕活动的露天电影让当地人成为了观众的主体,在那些婺源傩戏、祁门目连戏与黄梅戏表演中,当地民间戏曲艺人展现出一种原生态的生机。老旧的大礼堂内、粮站院内的露天空地上,专注看戏看电影的、随意走动的,竟与整个气氛产生了令人愉悦的和谐,来自广东海丰的民谣组合“五条人”也博得满堂彩。不夸张地说,三个晚上的文艺荟萃,几乎正是这首次“碧山丰年庆”最“亲民”之处。从“丰年庆”三日的耳闻目睹看来,返乡知识分子的努力,在当地乡民中多少仍是以一种“支离破碎”的形象出现。 中国星翁艺苑

若是要求更多 中国星翁艺苑

在会场的论坛上、私下的讨论间,耳闻“尝试”二字出现的频率颇高。“乌托邦”古而有之,要推进,自然会在现实的错综复杂中屡屡碰壁、不断磨合、甚至永无实现之日。更不消说进入一个不同的环境,更需要种种“尝试”来投石问路。 www.Artworld.cn

中国星翁艺苑

学术论坛现场

中国星翁艺苑

这次,碧山计划的特别项目“乡土中国学术研讨会”邀请到了几乎所有目前正在大陆与台湾致力于乡村建设的个人和团体,基本集合了学术与实践之间各层面的专家:何慧丽、胡项城、梁鸿、梁晓燕、吕新雨,以及来自台湾的吴音宁、徐兰香、谢英俊、王墨林等。一日之内上下午三场马拉松式的主题研讨,加上最后一天纪录片放映与交流,头脑风暴的主体是彼此的经验交换,其中,台湾近百年来的乡村社会运动历程被打上了高亮,然而一处的经验在另一处便不见得适用,尤其是台湾充满抗争性与行动力的社运传统,在大陆则鲜有所见。客家诗人、音乐人、也是美浓反水库运动发起者的钟永丰曾将“水库若修得,屎也可以吃得”这样的战斗性文字写进歌词中,台湾反农药运动总召集人、打碗花农场创始人徐兰香也在碧山数次惊讶大陆同胞们的“不抗争”,返乡劳作的知识分子、作家吴音宁着有心血之作《江湖在哪里:台湾农业观察》,他们所带来的实地碰撞异常真切,这也是本次“丰年庆”提供给参与者不可多得的收获之一。正如欧宁所表示的:“我们走到一起不是为了统一,而是为了差异。”

华艺美术世界网

copyright Artworld.cn

台湾反农药运动总召集人徐兰香老师与当地乡民交流各种农作与养生经验 copyright Artworld.cn

城市文化人构建起的知识系统与思维逻辑,显然与乡村尚有不小差异,要跨越彼此间的“鸿沟”,显然非一两次嘉年华之可为,也并非可以完全交由时间去安排,如何找到沟通、磨合与推进的方式,也正是最需要被慎重考虑、费心对待的。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进一步地,尽管青山碧水、阡陌如画的乡间很容易让习惯了城市的知识分子转而萌生开拓新乡建之路,后者需要时时面对的是内心深处“返乡”渴望的隐秘缘起,警惕的是某种可能存在的逃避心态,在一个纵观的大局上如何让即便带有“乌托邦”气质的尝试有持续的生命力,这些都是新乡建的当务之急。欧宁自己也曾多次在提及以泰国清迈乡间艺术实践的那种一厢情愿式的失误为鉴,有了这份心,计划年年举办的“碧山丰年庆”、以及连接起每次嘉年华的四季中在乡村的“尝试”,才更具有可期待的前景,而非只能廖寄于诗的“碧山”蜃景。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何处寻碧山:观“碧山丰年庆”(2)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