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展览资讯 >

[上海]藏真海派美术馆昨起呈现50余幅明代绘画

时间:2012-05-19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作者:范昕    人浏览
明朝夏昶作于1413年的《墨笔竹石》。 拍场上偶见一幅古画就能让藏家兴奋不已。昨天起,却有50余幅明代绘画在上海藏真海派美术馆集中呈现,涵盖明代300年,平均每幅作品有数百年历史。 如今困扰古画最大的问题便是真伪之争,因其隔着漫长的时光,致使至今流传有序的真迹极为稀缺。据悉,此次展出的这批古画大多有着可考的身世。 明朝夏昶作于1413年的《墨笔竹石》可谓此次展览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作品。夏昶尤善画竹,徐沁《明画录》说他写竹时称第一,名驰绝域,争以兼金购求,故有夏昶一箇竹,西凉十
明朝夏昶作于1413年的《墨笔竹石》。
明朝夏昶作于1413年的《墨笔竹石》。

  拍场上偶见一幅古画就能让藏家兴奋不已。昨天起,却有50余幅明代绘画在上海藏真海派美术馆集中呈现,涵盖明代300年,平均每幅作品有数百年历史。

中国星翁艺苑

  如今困扰古画最大的问题便是真伪之争,因其隔着漫长的时光,致使至今流传有序的真迹极为稀缺。据悉,此次展出的这批古画大多有着可考的“身世”。 华艺美术世界网

  明朝夏昶作于1413年的《墨笔竹石》可谓此次展览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作品。夏昶尤善画竹,徐沁《明画录》说他“写竹时称第一,名驰绝域,争以兼金购求,故有‘夏昶一箇竹,西凉十锭金’之谣”;文征明在看到他笔下的竹后,也曾语其弟子“路过南京,慎勿画竹,此中有人矣”。而这幅作品画的正是竹,当时画家25岁,不过从画中清劲自若的枝干、笔势洒落的嫩叶中,不难看出夏昶以楷书笔法画竹的个人风格业已形成。1915年,这幅作品曾现身美国费城的博览会,后又为近代大收藏家庞莱臣所藏,并于1940年出版的《名笔集胜》中有过著录。

copyright Artworld.cn

  展览中另一幅董其昌的《秋山红树》也颇为引人注目。这幅作品是董其昌晚年的作品,也是颇具代表性的没骨写意画。明代“没骨画法”的复活,就始于董其昌。只见画家以赭色为主,参用朱砂、胭脂、石绿等色,用似皴似染的手法,使画面形成满纸烟云的梦幻景象。此幅作品经李佐贤、李恩庆、孙毓汶、容庚等四位清代至近代的名家递藏,曾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艺苑掇英》67期上用作封底。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古画难得一见,著录于清宫编纂的《石渠宝笈》中的古画更是珍稀。此次展览便有3件作品出身于这样的“名门”,分别为陈淳的《秋林云壑图》、文征明的《秋林高士图》、袁靖丘的《秋山远眺》。其中陈淳的《秋林云壑图》为一幅高1.68米的立轴,乾隆年间进宫,曾藏于清宫三希堂。画家以淡墨行草书法入画,寥寥几笔形神已具。此外,周之冕的《春从啼鸟来》、徐渭的《菊笑西风》、龚贤的《禅林清景》等几幅画作均为新加坡名收藏家陈之初旧藏;丁云鹏的《应真图》为清末收藏家狄葆贤旧藏;陆治的《兰石图》曾被收录于出版物《南画大成》中。 copyright Artworld.cn

  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本次展览几乎囊括明代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画派画风,如以沈周、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派,以董其昌、赵左为代表的松江派和苏松派,以蓝瑛为代表的武林派,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写意花鸟画。《柴门读书图》是柳如是存世不多的画作之一。只见画面上屋舍篱笆、近树远山皆有清雅之风,画卷左上角提有小诗一首。文人画可谓明代绘画的一抹亮色,这类画往往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举“士气”、“逸品”,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营造。明代文人画更是自觉将笔法和墨法结合起来,将笔墨发展为独立的审美要素,与形象一起构成情趣画面,往往给观者带来无限遐思与享受。本报记者 范昕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上海]藏真海派美术馆昨起呈现50余幅明代绘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