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纵约28厘米 横约2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Artworld.cn 又名《晚周帛画》、《夔凤美女图》,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一座战国楚墓中。“帛画”是指古代绘在丝织物上的图画。画中描写一端庄高髻的妇女侧身而立,双手合掌,细腰,袖口宽松,长裙曳地,体态优美。妇女的上方画一只展翅飞舞的凤和一条蜿蜒向上升腾的龙。根据当时楚国的习俗并结合文物考证,此画的妇女形象即是墓主人,作品的主题是表现龙凤引导死者即墓主人灵魂升天。人物合掌祝祷,神态庄重虔诚,处于静态;与动态的龙和凤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构成对比中的和谐。此画在丝织品上以墨线勾勒,用笔流畅。 华艺美术世界网 以下文来自《中国书画鉴赏词典》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战国 楚墓帛画纵约28厘米 横约20厘米 藏湖南省文物管理处 中国星翁艺苑 早在专门的纸、绢尚未发明使用之前,人们往往将字画刻画在或绘在木板、石版、器物或丝织物上。这类作品后来常按其使用的材料分别称为“木板漆画”、“画像石”、“砖画”及“帛画”等等。所谓“帛画”、“缯画”,都是专指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在我国古老的文献如《礼记》中,就记载有丧仪中使用的画帷、画幌这类帛画。这幅1949年出土于陈家大山楚墓中的《龙凤人物图》,就是这类葬仪中的一件作品,在一些文章中也将其称为“晚周帛画”或“蘷凤美女图”。它是我国现在的最古老而著名的帛画。是用线描设色方法绘制的一幅含义特殊、构图美妙的作品。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画面居中偏右下方位置画了一位冠饰精美的侧身妇人。她阔袖长裙,体态优美,双手合掌前伸,似在祝祷。妇人头上正中画了一只腾越飞舞的凤鸟,尾羽向上卷扬;左上方是一条弯曲扭动的龙,有一足已剥落,看上去仿佛只有一条腿,因而曾补认为是蘷。画面省略了一切背景,只着力表现这三个形象:凤鸟毛羽飞动,双足腾跃,目光有神;龙身黑白相间,纹彩灿然;妇人神态庄重,朱唇淡颜,与动态的龙凤形成了对比。全图将静态人物置中而周围留有大量空间,动态物体却置于边缘而没有多少空间,在空间感觉上造成一种对比中的和谐,使三个形象构成一幅的作品。画中勾勒用笔流畅,块面黑色与线描纹饰都经过精心设计处理,线条曲直配合得当,用色也十分讲究,显得协调并富装饰意味。 www.Artworld.cn
这幅作品的含义有过多种不同的推测。有人认为是祝福善战胜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幅女巫为墓中死者祝祷并以龙凤引导升天的巫术绘画;还有人认为这是墓主人的肖像画,表示她接受引导升天;另外,也可能是一幅以象征手法祈求上天保佑子孙昌盛的作品。 中国星翁艺苑 不管怎样,这幅画中龙凤形象的生动感人可以说是空前的。画中那龙凤形象,除了给我们提供一些理解上的观念依据之外,还会给们一些直观上的审美感受。 中国星翁艺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人物龙凤帛画》 ——选自《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