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臣,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生卒年不详。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14年(即1535年)。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一个唐寅,另一个仇英,唐寅、仇英青出于蓝,风格上极为接近,但当时名气已超过老师。 周臣山水师承陈暹。曾刻苦临摹李成、郭熙、李唐、马远等作品,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曾与戴进并驱,则互有所长。人物画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周臣代表作《柴门送别图》,描绘一文人携琴访友后,主客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明月早已挂在高空,船工也已在船头熟睡,直至客人快要上船了,他还未酲来,说明主客送别时间之长,友谊之深,这其中也融含周臣画体的“院体画”与“文人画”的相融之处。周臣被人们称为非院派的“院派”画家。 copyright Artworld.cn 周臣是个丰产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不少,仅上海博物馆收藏《春山游踪图》 等大幅作品7幅,小扇页14幅,故宫博物院收藏《春山游骑图》、《春泉山隐图》等,济南博物馆收有《访友图》,及台湾、国外大博物馆内也收藏一些作品。周臣这些流存至今的作品件件结构精整,幅幅见功力,下笔不苟。 ![]()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淡设色,纵;185厘米,横:6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所描绘的是风和日丽的春天中,游骑行旅的景致。春山叠翠,小桥流水,主仆一行三人正在过桥,近景山溪岸边,春花几树,山溪湍流有声,山崖巨石用小斧劈加渲染,多用于阴面,山石呈一定的亮度,使山川雄中寓秀。山上苍松浓郁,遒劲多姿。舍后绿树成荫,一派春机昂然的景象。整幅作品,构图清旷周密,自然得体。画家在全景式的构图中突出前景,着意表现春山、游骑、桃花、虬松,以用来点明题意。其他衬景则比较简略。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周臣此作品系传统的春游、山行题材。图绘春山、旅店、游骑和行旅者的活动情景。构图清旷周密,笔法清秀,融合了北宋李成、郭熙及南宋李唐、刘松年画法,山石用小斧劈皴,人物用细线淡色,别具新意。该图为周臣山水画的代表之作。款署“东村周臣”,钤“东村”一印。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明 周臣《春山游骑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