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臣,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生卒年不详。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14年(即1535年)。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一个唐寅,另一个仇英,唐寅、仇英青出于蓝,风格上极为接近,但当时名气已超过老师。 周臣山水师承陈暹。曾刻苦临摹李成、郭熙、李唐、马远等作品,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曾与戴进并驱,则互有所长。人物画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周臣代表作《柴门送别图》,描绘一文人携琴访友后,主客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明月早已挂在高空,船工也已在船头熟睡,直至客人快要上船了,他还未酲来,说明主客送别时间之长,友谊之深,这其中也融含周臣画体的“院体画”与“文人画”的相融之处。周臣被人们称为非院派的“院派”画家。 www.Artworld.cn 周臣是个丰产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不少,仅上海博物馆收藏《春山游踪图》 等大幅作品7幅,小扇页14幅,故宫博物院收藏《春山游骑图》、《春泉山隐图》等,济南博物馆收有《访友图》,及台湾、国外大博物馆内也收藏一些作品。周臣这些流存至今的作品件件结构精整,幅幅见功力,下笔不苟。 ![]()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36.4厘米,横7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以封建文人的隐居生活为表现题材,反映了士大夫寄情山水,志耽林泉的闲雅情趣,画面描绘的是主客二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人情景。从船工坐在船头,伏膝熟睡,等待主人会友归返的细节,可以看出画家创作艺术构思的精妙。在表现这类隐逸生活题材时,画家不同于元明文人画那般追求荒率空寂的意境,而是赋予雄伟恢弘的气势,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柴门送客图》可以体现这种风格。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明 周臣《山斋客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