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到意留 袁慧敏篆刻 象牙印典雅又高贵,经久而耐用。历来为书画篆刻家、文人雅士所珍爱。据史料称,汉时三百石以下官吏以象牙为印。私印则始于唐宋年间,而发展于明清两代。篆刻家文彭、林皋、杨龙石、赵之谦、吴昌硕等,都有涉足牙印。文彭的“七十二峰深处”,更是经典之作。民国时期,牙印篆刻在书画篆刻家、鉴赏收藏家之间,甚为流行,王福庵、陈巨来、方介堪、邓散木皆是刻牙印高手。陈巨来为张大千、吴湖帆等所制的书画牙印诚篆刻之精品,为我们后学研究印学史及篆刻艺术,提供了楷模。 我刻牙印实因少时摹刻硬质印材所打下的基础。前辈名家的原刻作品、印谱更是我不断研习、借鉴的丰富养料。记得二十余年前,上海博物馆展出《明清流派篆刻展》,见一方文彭牙印,心摹手追,从此独乐于牙印。 刻牙印首先需掌握其坚韧、光滑的特性,能否正确、熟练使用大小不同的剔刀则是关键。最难处在于要刻出象牙特有的线条质感、韵味,生动而不板滞,圆润而不流滑。牙印适宜表现工稳细致一路的朱文印,在刻制过程中,用稍细的剔子,先将文字的外廓勾剔一遍,再用大号的剔子把多余的底子剔去,最后修饰凝炼、灵动、浑朴、古拙之态,则可用稍小的平口刀,需注意的是刀刃一定要锋利。(新民晚报) ![]() 美意延年 ![]() 气韵生动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牙印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