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书法篆刻 >

《丁景唐自用印谱》选介

时间:2006-02-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华振鹤 《丁景唐自用印谱》,近日问世了。丁景唐先生是著名文史学家和鲁迅、瞿秋白研究领域权威。作为学者,他藏书宏富,而且按照中国文人传统,在每本书上都钤有名家篆刻的藏
  华振鹤  《丁景唐自用印谱》,近日问世了。丁景唐先生是著名文史学家和鲁迅、瞿秋白研究领域权威。作为学者,他藏书宏富,而且按照中国文人传统,在每本书上都钤有名家篆刻的藏书章、姓名章和闲章。随着印谱的问世,这些印章必将流传得更广泛、更久远,能为更多人所知。正可谓:纸墨更寿于金石。  “纸墨更寿于金石”语出鲁迅1934年1月11日致郑振铎(西谛)的信中。在1976年(丙辰),鲁迅逝世四十周年之际,钱君匋用这句话刻成印章赠丁景唐先生(见图一),再贴切不过了。  钱君匋(1906——1998),原名玉堂,学名锦堂,字君匋。他集诗人、音乐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于一身,其篆刻更成为吴昌硕、齐白石之后有影响的印坛巨子之一。他的篆刻兼各家之长而自成面目,尤喜巨印长跋,大气磅礴,气象万千。这方白文“纸墨更寿于金石”章,就洋溢着苍老、古朴的气息,边款长达37字,笔画坚挺,一气呵成。其功力之深,非常人所能及。  印谱中另有一方朱文闲章“五·七战士”(见图二),出自郭若愚之手。郭若愚,字智龛,1921年生,是邓散木入室弟子,也是研究中国古文字学的学者,著作极丰。由于长期浸润于战国楚简文字,他的书法濡染了楚简的韵味,笔法流畅、简练,自有一种意趣。其治印一如治学,字划源流皆有依据,布局谋篇清静豁朗,刀法严谨流动,有学者风。当年邓散木称赞他:“白文善守秦玺汉官矩,朱文出入古封泥之间,师古而不为古所囿,法今而不为今所役。”评价是很高的。  上世纪四十年代,郭老在上海光华大学就读,与丁景老乃同窗好友。到了七十年代,又因为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作为“五·七战士”,重逢于奉贤“五·七干校”。这方印章便作为两位学者四十年两度联袂的见证,流传到了后世。  手拓《丁景唐自用印谱》的符骥良先生,今年78岁。他不但精于治印和制作印泥,还是钤拓高手。他拓印精致入微,能把刻家刀法上的细微变化一一表露无遗,从而显示其艺术魅力。可以说,这部印谱是藏家、刻家、拓家三者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丁景唐自用印谱》选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