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书法篆刻 >

宋 欧阳修的书法造诣

时间:2011-01-25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中国星翁艺苑


    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修好古嗜学,博通群书,诗文兼李白、杜甫、韩愈之长,文章名冠天下。唐末五代以来,一般崇尚内容空洞、风格浮艳、怪僻艰涩的文风。他着手文风的革新,强调文章的内容重于形式,反对内容浮薄空泛。写作平实朴素,建立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得到梅尧臣、苏舜卿、苏轼、曾巩、王安石等人的有力支持,古文革新运动渐次展开,取得蓬勃发展,在平易这点上,他的诗风和文风也颇为一致,常常以文为诗,但诗歌的创作不及他的文章。欧氏并擅长写词,词作数量颇多,并取得相当成就。表现风流蕴藉的情调,一般写得清丽明媚、语近情深。文学批评上,《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发展,提供一种简便灵活的形式。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欧氏著有《新五代史》、《归田录》、《六一居士集》,又与宋祁等修纂《新唐书》。于天下金石之刻无所不阅,从而品藻,凡周汉以来金石遗文,断简残编,掇拾异同,辑成《集古录》十卷,为开创金石学的先导人物。喜论古今书,书论有《论南北朝书》、《论仙篆》、《六一题跋》、《集古录跋尾》等。后人编次其诗文为《欧阳文忠公集》。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集古录跋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纵二七·二厘米,横一七一·二厘米。凡五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百九十二字 。

中国星翁艺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释 文 :
  右汉西岳华山庙碑。文字尚完可读,其述自汉以来云:高祖初兴,改秦淫祀。太宗承循,各诏有司,其山川在诸侯者,以时祠之。李武皇帝修对禅之礼,巡省五岳。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宫,殿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仲宗之世,使者持节,岁一祷而三祠。后不承前,至于亡新,寝用丘虚。孝武之元,事举其中,礼从其省。但使二千石,岁时往祠。自是以来,百有余年,所立碑石文字磨灭。延熹四年,弘农太守袁逢,修废起顿,易碑饰缺,会迁京兆尹。孙府君到。钦若嘉业,遵而成之。孙府君讳□,其大略如此,其记汉祠四岳事,见本末,其集灵宫,他书皆不见,惟见此碑,则余于集录可谓广闻之益矣。治平元年闰月十六日书 
    这是中国金石学先驱著作。原文稿仅存四纸。是卷笔势险劲,字体新丽,用尖笔干墨作方阔之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 册 纸 楷书 25.9 x 5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www.Artworld.cn


  欧阳修善写楷书。苏东坡曾中肯地评述他的书法特色:“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这段话不但明白地指出欧阳脩的书法面貌,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真是所谓的“书如其人”。
  这件尺牍又称“上恩帖”,是欧阳修晚年写给司马光的信札。这件作品,除了东坡先生所指出的:“字形结体宽扁、起笔露锋芒、且多渴笔”外,还可以见到横细直粗,以及撇笔枯长等笔画线条特点。全作的用笔精谨,点画之间,一丝不茍,充份反映他重视法度的性格,是他书法的最大特色。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www.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宋 欧阳修的书法造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