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书法篆刻 >

笔史述略(连载之一)

时间:2011-03-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赵权利    人浏览
笔史述略(连载之一),作者:赵权利

  毛笔成为中国书画最重要的用具,是中华民族文化活动中的独特创造。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作为一种手工艺制品的精致和多样,更在于它作为中华民族本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在文化创造上所作出的富于智慧的选择。由此,毛笔从材质、工艺到形制及其使用方法,便处处蕴含、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它既是中华文化的创造和选择,又反过来创造、发展和延伸了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

中国星翁艺苑

  一、笔的初创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毛笔的创造始于史前石器时代。那时,与人类简单而原始的劳动工具一样,毛笔实际上是在与硬笔共同使用的过程中,逐渐选择和改进的最适于绘画的用具。史前绘画既无固定类别,图形也较简单,用笔亦无专用和固定形制。同时因年代久远,史前笔的发生与初步发展状况,几无史料可考,惟可依据仅有的传说及近世考古发现的原始彩陶纹饰、少量原始岩画、壁画实物等图画笔迹加以推测。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物源》载:“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史前绘画用笔,目前尚无实物可证,但在中国古代汉语中,“笔”一般即指中国毛笔,因此虞舜所造亦当指毛笔言。由此则可推测,毛笔创始,或者说原始毛笔形制的初步确立,是在新石器晚期舜虞时代。实际上,自从旧石器时代晚期有了绘画,就产生了绘画用笔。根据陶器纹饰、岩画笔迹推测,史前绘画用笔,可能有硬笔和软笔两种。以彩陶纹饰为例,陶器表面为较粗糙画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大多陶器纹饰笔迹光洁整齐,无毛笔划过的绺状痕迹,推测可能为较柔软的植物秸秆所制画笔或手指所画,此可归为硬笔类。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各地彩陶中,大量纹饰则存在毛笔划过后的分叉和绺状痕迹,这种笔迹应当是早期毛状笔头所画,此可归为软笔类,可确认为我国毛笔的创始。[1]有的图画也可能硬笔与软笔结合使用。至于史前毛笔形制,从出土的其后战国及汉代毛笔推测,可能为将动物毛发捆扎于木棒、竹竿外端的简单制品。但它的发明,却体现了中国早期人类在较为精细的劳动过程中的智慧创造,并使之成为中国毛笔发明的滥觞。 www.Artworld.cn

  先秦时期是中国早期文化从成长到成熟的重要阶段。国家制度出现并初步完善,礼教发达,文字进步,绘画也作为礼制教化的工具被提倡和大量应用,书画用笔随之也有了较大进步。这时毛笔应用已较普及,至战国时,毛笔制作也比较精致。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依照自己的方式认识自然,把握规律,逐渐养成了与自然相互协同的观念,并进而形成阴阳、刚柔等易学思想。在这种观念和思想养成的过程中,对绘画用笔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结果是:放弃硬笔,使用软笔。因此,自从新石器时代晚期毛笔创始后,软质的毛笔便逐渐取代了硬质笔而得到普遍应用。近代考古中,殷商时期大量的陶器和甲骨上发现有以红或黑色书写的痕迹。如一九三二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一陶片,上书一“祀”字,笔锋清晰。一九三六年出土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有的甲骨片上发现有漏刻的用毛笔书写的笔迹。战国时期帛画龙凤仕女图和人物驭龙图,画中线条有扁有圆,粗细变化自然,显然为毛笔所画。由此可见,先秦时期,毛笔已大量应用于书写文字和绘画。当时毛笔样式仍较原始,但制作已很精良。一九五四年六月,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晚期木椁墓出土毛笔一只,为目前所见最早的毛笔,称为“长沙楚笔”。该笔套在一只小竹管里,杆长十八点五厘米,径零点四厘米,毛长二点五厘米。该笔头为上好的兔箭毛做成,可见选料已十分精致。笔头仍用较原始的方法做成,将毛围在杆的一端,后用丝线缠住,外涂生漆。[2]这种做法,仍然保持着原始毛笔的基本形制。另外,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也出土类似毛笔一只。 华艺美术世界网

  二、形制的革新和披柱法的创始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春秋战国前,各地毛笔名称不一,楚称聿,吴称不律,燕称弗,秦称笔。秦统一六国后,始规范名称曰笔。[3]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毛笔形制的革新,主要指笔头与笔杆联结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战国、秦汉之交。战国以前,笔头做法为将毛裹在笔杆外围,以丝线捆扎,涂漆加固,为一种较原始的方法。这种方法所制毛笔,笔头中空,使用时容易分叉。秦以后,改变了这一方式,开始将笔杆一端掏空,将笔头纳入此空腔中。作为制作方法的这一简单变化,虽然并没有改变毛笔的基本样式,但其中所蕴含的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对于笔画的要求和掌握,以及由此所体现出的智慧创造,却为今后毛笔的发展确立了基本形制和制造工艺规范,而这种形制及其功能,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这种形制变化之后的毛笔,近些年在考古发掘中有所发现。如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始皇三十年墓出土毛笔三只,外套竹制笔管,笔杆亦竹制,上端削尖,下端较粗,镂空成毛腔,笔头纳入腔内。[4]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可见,将笔头纳入腔内的形制转变,秦代晚期已经完成,而在此之前,这种工艺当有一逐渐转变的过程,但目前尚无更早实物出土。从出土汉代毛笔看,将笔头纳入腔内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将杆的一端镂空,纳入笔头,以生漆衔接,有的再用丝线缠绕加固。如一九九五年江苏连云港海州网疃汉墓出土木杆残笔、[5]一九七五年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初期墓出土毛笔,[6]即属这种类型。另一种为将笔杆纳入笔头一端打眼,后一分为四,纳入笔头后以丝线缠扎,并用大漆涂饰。如一九三一年蒙古索果卓尔出土东汉初年居延笔、[7]一九八五年四月江苏连云港陶湾黄石崖西汉中晚期西郭宝墓出土毛笔等,[8]即属这种类型。此外,纳入笔头有深有浅,浅者一般不足一厘米,深者有达二厘米左右。如连云港网疃汉墓出土毛笔,其中一只笔头总长四点一厘米,纳入腔内为二厘米。这种形制可以增加笔头蓄水量,为快速书写带来了方便。[9] 中国星翁艺苑

  秦汉时期,毛笔作为直接书写的工具已大量使用,[10]因此对毛笔的性能有了更高要求。从出土战国及秦汉毛笔实物看,当时制作毛笔时选毛已十分精致,除用兔箭毛以外,并开始选用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由于汉字形体和笔画的演变,书写时要求毛笔笔头既劲健、富于弹性,又要蓄水量大。同时,大量壁画的绘制,对毛笔也提出了同样要求。而披柱法的创始,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 华艺美术世界网

  所谓披柱法,即选用较坚硬的毛作中心,形成笔柱,外围覆以较软的披毛。[11]这样制成的毛笔笔头既劲健,蓄水量又大,适合快速、大量书写,并适于绘制大幅壁画和勾画较长线条,于是迅速得到推广应用,成为此后我国毛笔制作的基本工艺方法之一。世有关于秦始皇时名将蒙恬造笔的传说和记载。[12]晋崔豹《古今注》曰:“昔蒙恬之作秦笔也,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羊毛为披,所以苍毫,非谓兔毫竹管也。”[13]柘木为一种坚实致密的贵重木材,可知其时制笔杆,不仅用竹,而且用木。而“鹿毛为柱,羊毛为披”,所用正是披柱法。这种方法从出土汉代毛笔也得到证实。如一九七二年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毛笔一只,杆颖均完整。笔杆竹制,其上隶书阴刻“白马作”三字。笔头中心为黑紫色毛制成,外覆狼毫披毛。其选料考究,制作精细,为出土汉代毛笔中较完整的一只。[14] www.Artworld.cn

  秦汉毛笔除笔头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外,并开始注重笔的装饰。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西汉天子笔云:“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以杂宝为匣,厕以玉壁翠羽,皆值百金。”[15]《文房四谱·笔谱》记:“傅玄云:汉末一笔之柙,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隋珠,文以翡翠。非文犀之桢,必象齿之管,丰狐之柱,秋兔之翰。用之者必被珠绣之衣,践雕玉之履。”可见雕饰之华丽。秦汉毛笔一般皆配以笔套、笔匣,笔套多竹制,笔匣多髹漆彩绘,美观大方。
 
  秦汉时期流行“簪笔”风尚,即仕人多将毛笔插于发中,为一种礼仪装饰。[16]因此,秦汉毛笔笔杆多端部较细,是这一时期毛笔形制的特征之一。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东汉时期,张芝为一代制笔名家。他名伯英,敦煌渊泉人,精草书,被三国韦诞誉为“草圣”。他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传为佳话。世传张芝作书用鼠须笔,[17]其自制笔也名称笔史。南齐萧子良赞曰:“伯英之笔,穷神尽意。”其制笔方法,未见书传。 copyright Artworld.cn

  三、制笔技术和工艺的改进

copyright Artworld.cn

  自秦汉时期毛笔形制确立并得到发展以后,三国时期韦诞又将制笔工艺向前推进了一步。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韦诞,字仲将,三国魏人,家京兆(今陕西西安),善书。曾官武都太守,后以能书留补侍中。对书写用笔、墨、纸等极为讲究,并善自制笔及墨。其所制笔人称“韦诞笔”。具体制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笔法》中有较详细记载。其曰:“先次以铁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好,用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和扁,卷,令极圆。讫,痛颉之,以所整羊毛中,或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复用毫青衣羊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痛颉。内管中,宁随毛长者使深,宁小不大,笔之大要也。”[18]这段文字疑有脱漏,观其大意可知,韦诞制笔以兔毫和青羊毛为主,兼而用之,并以青羊毛或兔毫为笔柱,可说是早期的兼毫笔。其制作过程从选毛、拍毛、整齐、卷裹,到分层匀扎,装套等,反映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制笔工艺流程特色。 www.Artworld.cn

  两晋时期,制笔工艺在毫毛选采、配伍及技术上又有提高和改进。大书家王羲之也熟知制笔法,著有《笔经》,曰:“凡作笔须用秋兔。秋兔者,仲秋取毫也。所以然者,孟秋去夏近,则其毫焦而嫩。季秋去冬近,则其毫脆而秃。惟八月寒暑调和,毫乃中用。其夹脊上有两行毛,此毫尤佳。协际扶疏,乃其次耳。”又曰:“赵国平原广泽,无杂草木,惟有细草,是以兔肥,肥则毫长而锐,此则良笔也。”[19]其毫毛选采已极为讲究,积累了丰富经验。《笔经》又曰:“世人咸云兔毫无优劣,笔手有巧拙。”说明了对制笔技艺的高度重视。如毫毛采好后,要以纸裹石灰汁,将毛用微火煮,稍沸,以去其碱。制作时,先将各种毫毛按需要进行配伍、整齐、分类、扎头,然后安装。毛笔制成后,又须“蒸之令熟三斗米饭,须以绳穿管,悬之水器上一宿”,然后可用。[20]其对毛笔制作工艺及性能的要求已十分严格。这种精工制作的毛笔,既是当时汉字笔画变形及绘画技法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反过来对书画笔法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星翁艺苑

  四、宣笔的崛起及长锋笔的出现 华艺美术世界网

  制笔过程中工艺的改进和毫毛采选的讲究,既促成了毛笔特性的提高,也使隋唐的制笔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达到了更加兴盛的阶段。宣州(今安徽宣城)在晋时为宣城郡。当时此地就以兔毫制作紫毫笔。到隋唐时,宣州制笔业迅速发展,一跃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其所制笔选料精审,工艺精良,不仅用作贡品,且深受士人喜爱,许多诗人曾赋诗称颂。如耿漳《咏宣州笔》曰:“落纸惊风起,摇空浥露浓。丹青与纪事,舍此复何从?”可见钟情之深。白居易《紫毫笔》曰:“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诗又曰:“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说明了宣笔主要以兔毫制作,选料、制作精细,十分昂贵。当时此地出现了不少制笔名家,主要有宣州陈氏、诸葛氏、黄晖等。

华艺美术世界网

  宣州陈氏,为宣州陈姓制笔世家的称呼。陈氏制笔在晋代即很有名,至唐代,随着宣州制笔业整体的发展,声名日著。宋邵博《闻见后录》记载,唐代时,陈氏家尚藏有王羲之《求笔帖》,说明陈氏笔深受王羲之喜爱,估计曾受王羲之之请为其制笔。唐代书家柳公权也曾向陈氏求笔,但觉不合用,谓“前者右军笔,公权固不能用也”,说明这种笔尚不适应柳体劲健刚硬的笔法。诸葛氏也是宣州制笔世家,与宣州陈氏同享盛誉。宋郑文宝《江表志》记宜春王从谦喜书札,学二王楷法,用宣城诸葛笔,“劲妙甲于当时”。可知诸葛笔既与宣州陈氏笔同适用于王羲之书法,则性能样式当比较接近。宣州制笔名家黄晖,所制笔锋短而犀利,形粗壮如鸡距,故称“鸡距笔”。白居易曾作《鸡距笔赋》称赞此笔。赋曰:“不象鸡之羽者,鄙其轻薄。不取鸡之冠者,恶其柔弱。斯距也,如剑如戟,可击可搏。将为我之毫芒,必假尔之锋锷。”表明了此笔劲健的特色。 华艺美术世界网

  唐代毛笔的形制主要为粗杆、短锋,笔头原料以兔毫为主,另有少量鼠须、羊毫等。这是与隋唐时期书法尚楷,绘画多以细线勾勒,敷色浓重的技法相关的。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及哈喇和卓唐墓曾出土毛笔,其形制与汉晋时期毛笔相比,笔杆明显增粗,笔锋相对见短。[21]日本正仓院也收藏有中国唐代毛笔,其形制与吐鲁番出土毛笔形制类似。由这种笔干粗壮的形制,可知此时以笔簪发的习惯已经消失,毛笔只适应书画的要求而制作。上述宣州陈氏、诸葛氏、黄晖等名匠所制笔,根据记载及名称判断,也应与所见毛笔实物形制及特性接近。 www.Artworld.cn

  但是,由于唐代绘画技法已出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既有精描细染的人物画,也有青绿重彩的山水画。特别是水晕墨章和破墨山水等技法的兴起,必然对毛笔的特性提出不同要求,从而促使毛笔形制发生改变。同时,书法中楷、行、狂草等不同书体、书风的并存,也是促成毛笔形制多样变化的重要原因。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长锋笔的出现。长锋笔实际上是笔头较长。柳公权曾有帖云:“近蒙寄笔,深慰远情。但出锋太短,伤于劲硬。所要优柔,出锋须长,择毫须细,管不在大,副切须齐。副齐则波折有凭,管小则运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洪润自由。”[22]前曾述柳公权不适用宣州陈氏所制笔,他所说毛笔锋要优柔,出锋要长,管则要细,这些都与唐代毛笔的主流样式特征相反。可见原有的粗杆、短锋不能适应柳体书法的要求,需要毛笔杆细、锋长。实际上,杆细、锋长在当时不仅对于书法言,而且应当代表了唐代部分画家对毛笔形制改革的愿望。于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长锋笔应运而生。(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文原载《重建美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2002年度论文精粹》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此次转载时作者有所修订)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注释: www.Artworld.cn

  [1]参李兆志《中国毛笔》.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2]参见《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12期刊《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墓椁墓》。
  [3]《说文解字》聿字条:“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又笔字条:“笔,秦谓之笔,从聿,从竹。”又画字条:“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尔雅》:“不律谓之笔。”
  [4]见《文物》1976年第6期。
  [5]据石雪万《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代文房四宝》。载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1994年第四期第87页。
  [6]见《文物》1975年第9期。
  [7]见《文物》1973年第10期。
  [8]据石雪万《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代文房四宝》。载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1997年第4期第87页。
  [9]据石雪万《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代文房四宝》。载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1997年第4期第87页。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10]先秦时期,甲骨、金石是主要记事材料之一,此时毛笔只是作为刻画、铸造的辅助工具来使用。秦汉以后,人们记事主要以毛笔和墨直接书写于竹木简、帛、纸等材料上,提高了效率。
  [11]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和东晋王羲之《笔经》,都有关于毛笔披柱法制作的详细记载。如王羲之《笔经》谓:“先用人发杪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裁令齐平,以麻纸裹柱根令治。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见,然后安之。”见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繁势追二之造》。
  [12]关于蒙恬造笔,说法不一。文献及出土毛笔实物皆证明,蒙恬非笔的创始者,而可能是毛笔的改良者。晋崔豹《古今注》曰:“秦以前已有笔矣,盖诸国或未之名,而秦独得其名,恬更为之损益耳。”唐徐坚《初学记》、《文房肆考图说》等亦持此说。
  [13]据苏易简《文房四谱笔谱一之叙事》。

华艺美术世界网

  [14]参见《文物》1972年第12期。
  [15]据《历代文房四宝谱选译》,北京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16]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笔谱》引用古人文字中,多有□笔记载,可参阅。
  [17]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笔谱》:《世说》谓“钟繇、张芝皆用鼠须笔。”
  [18]《齐民要术》卷九“笔墨第九十一”。
  [19]见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笔谱》二之造。据《历代文房四宝谱选择》,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1月版。
  [20]王羲之《笔经》。
  [21]见《文物》1973年第10期。
  [22]梁同书《笔史》。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笔史述略(连载之一)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