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殿花 花鸟画的一种。装饰性较强,专供宫廷挂设之用。语出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江南徐熙辈,有于双缣幅素上画丛艳叠石,傍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乃是供李主宫中挂设之具,谓之‘铺殿花’。次曰‘装堂花’,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态,故观者往往不甚采鉴。” ◇装堂花 见“铺殿花”。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唐代韩偓《已凉》诗:“碧栏干外锈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宋元虽在花鸟画中已有画折枝的构图,但盛行却在明清之际。扇页之类的小品花卉画,往往以简单折枝经营构图,弥觉隽雅。 华艺美术世界网 ◇捉勒 中国画术语。专指花鸟画中以猛禽猎食为题材。南唐郭乾晖有《苍鹰捕貍图》,北宋崔白有《俊禽逐兔图》,南宋李安忠、李猷、赵子厚等皆以“捉勒”著名于时。论者谓:“世所作多搏狐兔凫鹭之属,流血淋漓,颇乖好生之意。李猷尽反之,其画二鹰栖于枯枝之上,貌甚闲暇,略无鸷猛惨烈之状,而不失英姿劲气。”明代吕纪、林良也擅长之。 ◇四君子 中国画术语。指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为题材的总称。花鸟画之分支。宋元若干画家好写竹、梅,加上松树,称“岁寒三友”。元代吴镇在“三友”外加画兰花,名“四友图”。明神宗万历(1573一1619)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称“四君”,后即名“四君子”。后人又加上松树(或水仙,或奇石)合称“五清”或“五友”。清代王概编《芥子园画传》第三集,即为梅、兰、竹、菊四谱。这类题材,能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坚强、坚忍、乐观以及不畏强暴的精神,历代画家久画不衰。 www.Artworld.cn ◇岁寒三友 见“四君子”。 ◇五清 见“四君子”。 ◇界画 即“界划”。“画”读入声。中国画技法名。指用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方法。2中国画的一种。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载“画家十三科”中有“界画楼台”一科。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的绘画。也称“宫室”或”屋木”。历来崇扬文人画者鄙视界画楼台一科,《芥子园画传》却提出:“画中之有楼阁,犹字中之有九成宫、麻姑坛之精楷也。夫界画犹禅门之戒律也,界画洵画家之玉律,学者之入门。” ◇杂画 copyright Artworld.cn 中国画的一种。是十三科之外的绘画门类。其说初见南宋邓椿《画继》卷七,有“小景杂画”语。其后,泛指描绘“怪石”、“博古”、“彩蛋”、“床帷”、“花雕”或“彩灯”、“重阳糕旗”等,即既不属于人物画,也不属于花鸟画、山水画的杂画。 ◇博古 杂画的一种。北宋大观中,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彝器,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人因将图绘瓷、铜、玉、石等各种古器物的画,包括以古器物图形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画、博古屏等。也有添加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 ◇变相 简称“变”。佛教画术语。用绘画或雕刻所表现的佛经故事。内容分为三种:一,是根据某部经典,把其至尊及侍从在所领区域内(净土)的种种活动,用绘画表现出来,称作“经变”,如“西方净土变”等;一是依据释迦牟尼传记,把佛一生的故事单独或一系列地图绘出来,称作“佛传”;一是依据本生(指释迦牟尼降生净饭王家为太子以前的许多世)故事的经典,绘成独幅或连环画,称作“本生”。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绘画术语(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