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定武兰亭序(孤残本)局部 www.Artworld.cn
宋赵佶(传)摹张萱捣练图局部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首批出版的8册是《宋画全集》第六卷(欧美国家藏品,6册)、《宋画全集》第七卷(日本藏品,2册)。全集以小四开印刷,图文并茂,内容宏富,设计考究,反映了当今国际上中国古代绘画出版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成就;是迄今最权威、最完整的宋画图像与文献集成。有专家指出,这是继《全宋词》、《全宋诗》、《全宋文》等大型宋代典籍之后,对宋代文化艺术的又一次大规模专题性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宋画整理汇编的历史空白,开创了中国绘画历史大型断代集成的先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然而以真实再现为目标,收集、整理散落于世界许多国家、完成于一千年前的宋代绘画,进而编辑出版成《宋画全集》,谈何容易,这项工作本身就成为一项既具有探索意义又有开拓价值的工程,《宋画全集》执行主编、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许洪流博士,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宋画全集》编辑出版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以及解决这些难题背后的故事。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艰难的版权谈判 www.Artworld.cn 在《宋画全集》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负责编辑事务的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引进专门人才,配备精干的编辑班子和先进的制作设备,通过运用现代学术成果与科技手段,对海内外存世宋画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反映了两宋三百余年绘画发展历程的整体面貌,展示了宋画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汇聚中外文献中宋画研究的典型成果和鉴定意见,为进一步学习、借鉴与研究宋代绘画艺术提供了详备科学的基础性文献。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许洪流介绍,面向海内外广泛组织完整系统的出版资源是编辑《宋画全集》的基础工作。宋画存世稀少、流传分散、文物级别高,都是收藏机构的重宝。同时,宋代时期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处于全盛时期的地位,代表了中国绘画的高峰,不管哪家博物馆收藏宋画,都会把它看成是镇馆之宝,不会轻易示人。另一方面,宋朝的绘画中很多都是用绢纸,绢很脆弱,极其容易剥落,每展示一次都会受到损伤,一般情况下,博物馆不肯轻易拿出来。出版物的出版品质也是各大博物馆授予版权的先决条件之一,比如,对拍摄底片的要求就使得图片资源的征集极其不易。然而最后各收藏机构的倾情合作又使许博士非常感动。 www.Artworld.cn
而和美国的合作,又完全是另外一种模式。他们在图像的观念理解上和我们有比较大的出入,那就是采取底片拍摄还是采取数码拍摄。为了购买理想的照相设备,许洪流采取了近乎苛刻的质量比较。他特意去朋友的拍卖行借了两幅清代作品,用世界最高端的数码后背仙娜、飞丝和著名底片柯达、富士拍摄同样的图片,最后经过严格比较,专家们公认柯达的专业片是最好的,拍出的图像非常细腻,对作品原貌的表现最为充分。底片拍摄和数码拍摄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别,主要反映在对笔墨细节的表现能力的差异。而宋代绘画,笔墨层次极为丰富,必须充分体现其笔墨层次和细节。美国博物馆大都用的是数码拍摄。美国的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对中方提出的要求极力配合,还专门安排人员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帮助采集图像。但许洪流考虑到他们用的是数码后背拍摄,为了谨慎起见,先只买了一张图片。看到图片后,许洪流和《宋画全集》的制作班底非常失望,并且实事求是地说明了对方图像质量上的一些问题。由于美国特约联系人对一些关键性专业术语的翻译失误,对方产生了误会,他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件事一直僵持了一年多,经过多方面的解释和说明,最后才消除误解,并重新拍摄了图像质量未能达标的部分图片。 www.Artworld.cn 如何印刷、怎样装帧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图片收集之后,就进入了印刷阶段。《宋画全集》在编辑上充分体现入编作品的整体与细节,通过整体图、原大图和局部放大图三个层次进行展示,并采用当前世界的先进技术进行10微米调频网制版,6色印刷。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确定用什么纸张印刷时,《宋画全集》编委会又颇费周折。他们选择了几十种纸张印刷同一图像,然后经专家评选共同选择了一种进口纸,认为它印出来的效果最逼真,这是德国进口的一种具有卓越色彩还原能力和独特手感的高质量纸张。但它有一缺陷,虽然本身无光,由于质地异常细密,油墨印上去后反光很严重,这使大家产生了一种顾虑,反光这么严重,以后读者在灯光下看书就很不方便了,但张曦书记的一句话消除了大家的顾虑:没有一个人买书是为了看反光的,如果反光换一个角度不就行了吗,把图像细节印出来最重要。由于《宋画全集》涉及全球200家左右的收藏机构,出于对该项目的特殊重视,签订合同后,德国纸厂的销售总监特意来杭州听取质量改进要求,针对反光问题,建议采用无光油墨印刷,以最大限度接近原作的笔墨神韵。 中国星翁艺苑 经过检测,这种纸张的上墨量达到了380%,即在四色印刷时,也就是红黄青黑同时以95%的浓度印刷时,网点尚能非常清晰,这一数值远远高于其他纸张。380%上墨量的优势可以使图像制作和印刷表现得尽可能地细腻。但是,高质量的纸张却给装帧带来了难题。《宋画全集》承印厂杭州影天印业作过一个比较,在高倍放大镜下放大到180倍时,这种纸张还是显得非常平整,而其他纸张已经是凹凸不堪了。这么光滑的纸张,胶水渗透不进去,自然就粘不牢了,即使是德国汉高公司的高档胶水,也粘不牢。为此,汉高公司针对这种纸张的特性多次开发胶水配方,虽然有了很大的突破,但依然没有达到要求,当图书翻到第50遍的时候,书脊依然脱胶。最后许洪流提出了一个“土”办法,就是用细砂纸细心打磨书脊锁线部位,使其变得粗糙,这个办法果然奏效,翻到数百遍时,书脊依然纹丝不动。 华艺美术世界网 许洪流认为,至少对《宋画全集》来说,内容永远高于形式。因此对装帧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跨页的图片,假如一味追求书籍美观,固然可以通过每帖之间黏合5毫米,使图书非常牢固,装帧非常漂亮,但图像就凭空少了1公分的宽度,这对宋画是一个损失,是读者的遗憾,同时也对不起支持这个项目的各个博物馆。许洪流说,宁可图书摊平时两帖黏合处有露胶现象,也不能使图像少1毫米。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贪多求全”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征集世界200家左右博物馆收藏的宋画,不可能一帆风顺。比如,目前尚未取得日本藤井有邻馆的支持。据许洪流介绍,经过再三讨论,《宋画全集》编委会认为,不可能等收齐全部藏品再出版,只能成熟一部分出版一部分。这样,个别暂时尚难合作的博物馆看到已经出版的《宋画全集》部分卷帙后,估计会消除质量顾虑而转变态度。至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今天未能入编的宋画,就采取补编的形式纳入《宋画全集》,也许若干年后会有《宋画全集》补编1,再过若干年又有《宋画全集》补编2。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宋画全集》的出版,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也是对中华文化辉煌的再现。虽然《宋画全集》已将入编存世宋画的98%以上,但怎么来体现完全意义上的“全”,这将是许洪流们,甚至包括我们的后人永远要解决的难题。 中国星翁艺苑 背景一: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宋代绘画研究”项目由《宋画全集》编辑出版和两宋绘画研究两部分组成,自2005年浙江大学根据浙江省委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的部署,经过广泛调研,深入论证提出立项之后,历时三年多时间,这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文化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的习近平非常重视支持该项目,多次专门批示,肯定选题意义,提出工作要求,离开浙江到中央工作后,他仍继续关心该项目的实施情况,并给予大力支持。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背景二: 中国星翁艺苑 宋画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中国水墨山水和花鸟画的起源、山水画“皴”笔法的形成、被称为“画中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入画以及“墨竹”的画法,均发端于五代之际而成熟于宋。受理学、“婉约派”词学等审美观的影响,宋画题材偏重于花鸟山水并与文学互通因缘,故宋画又被称为我国“绘画的文学时期”和“文人画”形成时期。 copyright Artworld.cn 背景三: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以目前所知,宋画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以及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大阪市立美术馆等全世界十多个国家的近200个公私收藏机构。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中国绘画史“全盛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