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书画鉴赏 >

《人物御龙帛画》的由来

时间:2009-02-19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人物御龙帛画 1949年前,在湖南长沙一个叫子弹库的地方曾经出土过战国帛书,经有关部门批准,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的专家们于1973年5月再次进行了发掘。当发掘工们重新清理一座战国

中国星翁艺苑

人物御龙帛画 华艺美术世界网

      1949年前,在湖南长沙一个叫子弹库的地方曾经出土过战国帛书,经有关部门批准,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的专家们于1973年5月再次进行了发掘。当发掘工们重新清理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一号墓穴时,挖开硬硬的膏泥,看到了厚厚的木椁板。

copyright Artworld.cn

      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为椁,说明墓主的身份很高,属楚国大夫一级的贵族。既然是贵族的墓穴,就应该有更为珍贵的随葬品,但是开棺之后只找到了一些木俑和漆器。专家们继续仔细清理了“头箱”和“边
箱”,还是一无所获。

www.Artworld.cn

    所有箱子都已经清理完毕,最后专家们把目光盯在了椁板与隔板中间的夹层,忽然,有人惊喜地叫了起来:帛画!专家们簇拥过去仔细辨认,果然是一幅长长的帛画。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早在殷商时代,中国蚕丝业已经相当发达,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丝”、“帛”和“桑”等字。战国初年的思想家墨子,曾在他的书里不止一次地说到“著于竹帛”,就是把字写在竹简和帛上的意思。这说明帛和竹简木简一样,都是当时用来做书写的材料。所谓帛画,也就是指在丝绸上面作的画。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这幅楚国贵族墓穴中出土的帛画,虽然已经有些破损,但依然可以辨认出,画面是一个侧身而立的人,还有一条奇怪的龙舟,这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帛画呢?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画工们经过近一个月的整理,帛画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是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幡。在中国古代,幡也叫幡儿,是出殡时举的窄长的旗子,多用白纸剪成,也叫引魂幡。因此可以说,这幅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一幅招魂幡画。专家们定名为《人物御龙帛画》,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史料价值上衡量,都极其珍贵。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专家们认为,《人物御龙帛画》所表现的是古代楚国祭祀引魂的民俗民风,而且这一风俗又与《楚辞》中屈原的《招魂》诗有着联系。屈原有诗云:“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描绘的就是一个头戴高帽、手执长剑的魁伟男人离开了大地,冉冉升腾在天国的白云之中。这不就是御龙画中墓主人形象的真实描绘吗?可见,屈原的浪漫诗句好像就是为《人物御龙帛画》而作的,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华艺美术世界网

     战国时期楚国的民俗巫风盛行,江南巫阳流传的招魂词最为典型。当时,屈原刚好被流放到楚国的南疆,也就是出土《人物御龙帛画》的墓主人生活的水乡地区。这里是桃花源般的美好景象,巍巍高山向四方伸展,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原与河泽展现在眼前。古庙、小桥、流水、稻麦的香味、飘向山巅的炊烟,一切都是那么让人神往。学识渊博的屈原,被权贵奸臣迫害长期流放。他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只能寄情于诗中,揭露现实的黑暗,抒发自己美好的浪漫主义情怀。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据当地的传说,这幅《人物御龙帛画》的创作过程就和屈原的招魂诗有关。 华艺美术世界网

      相传有一天,身患重病的墓主人正在请画工给他画招魂幡,也许是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墓主人表情沮丧。他高冠岌岌、佩戴着长剑,却神态木然、眼光呆滞。绘画人端详着墓主人,迟迟不肯下笔,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墓主人神情不悦,如果描绘不好可能有杀身之祸。

copyright Artworld.cn

      就在这个时候,屈原吟唱着悠悠地走来了。 www.Artworld.cn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不可以托些。”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墓主人恭敬地上前问道:屈原大夫,您唱的是招魂词吗?屈原这才道出词的含义:我不可以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险恶的势力,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闪烁着尘世的光芒,才是灵魂真正赖以寄托的桃花源!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墓主人茅塞顿开,连连称谢,赠屈原衣食后,屈原飘然离去。墓主人再次摆好姿势,让画工继续作画。经屈原的吟唱和点拨,使得当时非常忧愁悲伤的墓主人豁然开朗,想到自己死后即将升天至美好的桃花源,他的精神也就格外好了起来。最后,画工就在丝绸上,为墓主人画好了这样一幅如此美妙而又寓意深刻和浪漫的招魂幡画。
 
    链 接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绝世双帛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人物御龙帛画》和《人物龙凤帛画》,是迄今所见我国古代最早的两幅帛画,被称为“早期国画的双璧”。《人物御龙帛画》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棺材之间,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画面正中描绘一高冠蓄须男子,侧身直立,腰佩长剑,衣衫飘动,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龙形似舟,昂首向前,龙尾部站着一只白鹭;龙的身下有鲤鱼,人物头顶正中画有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作品的主题思想仍然是“升天”,不是由龙凤引导,而是驾驭飞龙升天。《人物龙凤帛画》中一妇人侧立,高髻细腰,宽袖长裙,雍容富贵,合掌作祈祷状。这两幅帛画基本上运用白描手法,但也有地方使用平涂,人物则略施彩色。画面布局精当,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想象丰富,表现了楚艺术诡谲莫测的独特风格。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人物御龙帛画》的由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墨竹坡石图轴

    《墨竹坡石图》轴,元,高克恭作,纸本,水墨,纵121.6cm,横42.1cm。 这是一幅典型的元代文人墨竹画,是元初画家高克恭的代表作。图绘秀石一块,竹二株生于...

  • [尘封档案]蒋介石最喜爱的十二幅古画(组图)

    唐人宫乐图 轴/绢本/设色画 纵 48.7 厘米 横 69.5 厘米 本图描写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

  • 历代名家墨兰图欣赏

    《墨兰图》 宋末元初 郑思肖 卷纸本 水墨 25.7*42.4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郑思肖,(1241 -1318),南宋。字所南,一作字忆翁,号所南,自...

  • 书画各部位名称

    一件装袖完整的书画,各部位有一定的名称。鉴定书画时,必须对书画每个部位的名称术语,有全面的了解。 1、命纸:就是画心的托纸,无论画心是纸的还是绢的都有一层托纸。...

  • 张丑与明末书画收藏、赏鉴、著录之风

    ([晋] 陆机 平复帖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草庵如笠拟藏身,向往襄阳宝晋人。箧秘墨皇《平复》古,壁悬《华盖》乙僧神。浣花旧句勤雠定,典午遗文恣讨论。五十潜修心...

  • 哪些书有收藏价值

    哪些书籍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呢?归类而言,约有如下几类: 一、孤本 “物以稀为贵”,稀有到唯一,那当然就是最为珍贵的了。而作为书籍的“孤本”,顾名思义,就是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