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米芾鼎鼎有名,除了因为在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齐名于世的四大书法家,还因为他的癫,他的痴。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米芾爱石成癖。这在今天可能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米芾那个时代,却是开风气之先。何况,这位赏石界的开山鼻祖的眼光不同凡响,他平生阅石无数,钟爱最殷的,却是他无为军(今安徽省无为县)治所里一块硕大的怪石。莅任之初见到此石,米芾大喜过望,说:“此足以当吾拜!”命人备香案,他本人则沐浴更衣,冠戴整齐后躬身拜石,称之为“石丈”。时人笑他癫狂,他不但不以为忤,反而发自内心的喜欢。 copyright Artworld.cn 米芾玩石还有一般说法:把石头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有一天,上司杨次公下来巡视,批评米芾玩石丧志。米芾不予置辩,从左袖中取出一石,杨次公熟视无睹。米芾又从右袖中取出一块,杨次公还是置之不理。无可奈何,米芾只好取出“压袖”的第三块宝贝,杨次公再也按捺不住,一把抓过石头,跳上马望门逃走,口里叫着:“这么好的石头,我也喜欢呀!” 华艺美术世界网 米芾这样荒怠政务却能免于责罚,一方面因为他在地方上无为而治,反而能够与民休息,在中央充任的则是书画学博士这样的闲职,正好颐心养性;另一方面,他总能碰上位同他一样“不务正业”的上司。米芾的最高上司是宋徽宗赵佶。有一次,这位道君皇帝心血来潮,召见米芾,命他写一幅大屏。米芾落笔如风,转瞬之间已成佳构。赵佶看了,十分高兴。米芾见赵佶兴致正高,此时不求,更待何时?捧着案上的砚台涎皮赖脸:“这方砚台臣手玷污了,不堪再供御用。就请皇上把它赏赐给臣吧!”赵佶点头应允。米芾得到砚台,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地道谢,随即抱着砚台急步退了下去。砚台里的余墨弄脏衣衫,也无暇顾及。赵佶笑对身边的宰相蔡京说:“别人称他米癫,果然名不虚传!”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米芾爱赏砚台,这在书法家来说本来是平常之极,不过,“米癫”爱砚也极有境界。一位名唤孜周的僧人,藏有一方端州出产的砚台,形似山峦,低凹处可以蓄水磨墨。米芾得到它之后,陪它睡了3天,还请苏东坡为之作铭。米芾还有一砚被好友薛绍彭换去,过后他追想成疾,题诗云:“砚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惟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友人向他索砚,他回复道:“辱教须宝砚。去心者为失心之人,去首者乃项羽也。砚为吾首,谁人教唆,事须根究。”可见米芾对砚台爱若性命。 www.Artworld.cn 还有字帖。米芾在真州(今江苏仪征)时,到船上拜谒蔡攸。蔡攸拿出王羲之的《王略帖》与他一同赏鉴。他观赏后惊叹不置,提出用物品交换,蔡攸不情愿。米芾道:“你若不答应,我就不活了,马上投江自尽!”大喊大叫着向船边扑去。蔡攸总不好逼死人命,于是,米芾又一次得逞了。 中国星翁艺苑 米芾是艺术界不可多得的奇才,又有许多奇情异致;也许,这都因为他保留了一颗天真的赤子之心,正可谓:“偏多奇情偏多才,只缘天真只缘痴。”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米芾:偏多奇情只缘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