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山问道图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华艺美术世界网
秋山问道图 (局部) 巨然 绢本 水墨 淡设色 纵156.2厘米 横77.2厘米 上海博物馆 www.Artworld.cn www.Artworld.cn 巨然,五代宋初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开元寺僧人。工画山水,师法董源水墨一派而有所发展,所作“淡墨轻岚”,擅长表现江南烟岚气象和山川高旷之景。南唐后主降宋,随至汴京(今河南开封),住开宝寺,于学士院绘《烟岚晓景》壁画,为时人称赏。其画多用长披麻皴画山、山顶多作矶头(山顶石块),以破笔焦墨点苔,并于水边点缀随风蒲草;林麓之间,布置以松柏卵石,风格苍郁清润。董源的绘画多作横幅,而巨然的绘画受北派山水章法的影响,多作竖幅。后人将其与董源并称“董巨”,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画的主要代表,对后世影响很大。此卷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巨然风格的作品,深山茅舍,山路曲径通幽,水滨蒲草临风,山间丛生杂树,技法具体体现了巨然绘画的特点。 copyright Artworld.cn
copyright Artworld.cn
www.Artworld.cn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夏景山口待渡图 (局部) 五代南唐 董源 绢本 淡设色 纵50厘米 横32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渡口景物。作者将夏天江南草木丰茂。江水秀润,云气蓊郁的特定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其笔墨技法为短条子皴、披麻皴,境界深远开阔。 copyright Artworld.cn www.Artworld.cn
笼袖骄民图 董源 绢本 设色 纵160厘米 横156厘米 五代南唐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大鉴定家启功据《武林旧事》及元曲,认为“笼袖骄民”即天子脚下幸福的人民。此卷是一幅图写南京近郊的小青绿和水墨结合的山水画,山峦浑厚,披麻皴,墨色相得益彰。 copyright Artworld.cn copyright Artworld.cn 注: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披麻皴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表现江南土质山丘,五代的董源、巨然首先使用,是南宋的代表性皴法。披麻皴又可细分为长披麻皴、短披麻皴、散披麻皴。画披麻皴以使用中锋为主,线条较柔,以接近平行的线条组合。 www.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雨点皴 www.Artworld.cn
雨点皴又称为雨打墙头皴,北宋范宽以此表现北方黄土高原的景致。画时以逆笔中锋画出垂直的短线,密如雨点。 copyright Artworld.c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点苔法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画山石在皴染之后,经常要经过点苔的程序,否则觉得过于光滑干净,苔点象征山石上的小树或杂草等,后来逐渐趋向写意写趣。北宋以前的山水画多不点苔,南宋画家表现江南潮湿而易生霉苔的山石,逐渐使用苔点,在元明两代点苔最为兴盛,如赵孟頫的“立苔”、王蒙的“渴苔”、倪瓒的“横苔”、沈周的“攒苔”以及石涛的“点苔”都有独到之处,此外尚有“泥金苔点”、“色苔点”的使用。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潇湘图》巨然、董源山水赏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