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市场资讯 >

古代名家书画小品的投资分析

时间:2010-11-12 来源:《中国拍卖》 作者:子牛    人浏览
古代名家小品是指古代知名书画家创作的尺寸在2平方尺以内的绘画作品,其形式主要包括斗方、扇画、手卷、册页、镜片等多种形式。名家小品贵在精,而不贵在大,而且作品受到空间

  古代名家小品是指古代知名书画家创作的尺寸在2平方尺以内的绘画作品,其形式主要包括斗方、扇画、手卷、册页、镜片等多种形式。名家小品贵在精,而不贵在大,而且作品受到空间的限制,创作难度往往更大,在方寸之间更能体现艺术家深厚的功力和画家的个人心迹。目前,名家小品在整个拍卖市场中表现稳定,价格适中,那么其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呢?本文以“清四王”为例,以其书画小品十年来在中国嘉德历年春拍与秋拍中的成交情况为数据基础,从拍卖藏品的价值、书画市场的需求和作品的升值空间三方面对古代名家书画小品的艺术投资市场进行系统分析。
  
  在2010年的春季拍卖会上,中国书画表现突出,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高价拍品迭出,在中国艺术品成交前100名中占据了36%的份额。中国嘉德在古代书画部分集中推出了宋元明清各时期、各流派的珍品500余件,其中,成交价超过人民币100万元的拍品占总数的10%以上,而著录于《石渠宝笈》的《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以人民币7952万元的价格成交;北京保利在2010年春拍古代书画专场中拍出了人民币13.6亿元的总成交额,成为保利春拍的中流砥柱,而黄庭坚的书法作品《砥柱铭》以人民币4.36亿元刷新了全球中国艺术品的拍卖纪录;香港佳士得在中国古代书画专拍中荟萃了明清朝画家和书法家的作品,如沈周、陈淳的佳作,其中清朝画家华岩创作的《花鸟》以1678.578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而西泠书画古代作品板块亦取得了成交率86.33%与成交额1.38亿元的骄人成绩。

中国星翁艺苑


  
  一书画品级与尺幅无关
  
  依据上文的相关数据来看,尽管中国古代书画收藏面临着藏家难以接受的市场高位,但是因为其自身所具备的卓著的艺术价值、著录明确、递藏有序、品相完好、存世量小、保值性高等特点,依旧为新旧藏家所重视与关注,具备再创高价的可能,并在整个艺术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于是,就有了以尺论价的惯例和规矩。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书画名家的润格标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建国后国家对部分书画家作品的收购方式有关。
  
  实际上,中国古代书画是不能按尺定价的。这里所谓“按尺论价”中的“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宣纸的规格,二是指作品的平方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古代书画是画家在物我一如的过程中,迁想妙得、缘物寄情之结果,于是有了诸多关于绘画品等观的阐释与注解,但都与尺幅无关: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而南朝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的“六法论”(见《画品》的记载),并由此衍生出“六品”。 copyright Artworld.cn
  
  如果说顾恺之和谢赫对绘画品等观的论述还停留在绘画创作本身的话,那么唐朝张怀瓘则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开始关注到绘画作品在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和作用。他在其著作《画断》中提出了“神、妙、能”的三品说。根据其后的朱长文在《续书断》的解释,“杰出特立,可谓之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离俗不谬.可谓之能”,可以看出张怀灌“三品说”的依据有二,其一是对书画发展的贡献,其二则是书画作品带给观者的内在艺术感受,二者相互依存。朱景玄在其理论基础上增加了逸品(见《唐朝名画录》的记载),将“其格外有不拘常法”的归为逸品,如王墨、李灵省和张志和等。后来,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自然、神、妙、精、谨细”的五品论,指出绘画技巧的根本在于立意和用笔,强调绘画本身的意义与绘画的文化品味,以及绘画艺术的传统性和传承性,尤其看重画家的人品。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至北宋时,刘道醇提出了“六要”、“六长”、“三品”的绘画评价鉴识准则(见《圣朝名画录》的记载),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所谓六长者:粗卤求笔、僻涩求才、细巧求力、狂怪求理、无墨求染、平画求长;三品者,神、妙、能。而评定绘画作品品第的关键是“先观其气象,后定其去就,次根其意,终求其理”。而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珍藏绘画著录《宣和画谱》则体现出了宋代画院的品第标准,强调立意和格调,“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
  
  南宋时,宫廷院画的创作已达到顶峰,邓椿在其著作《画继》中却极力推崇与其相对的文人画,认为绘画作品的气韵生动仅决定于人品,强调画家的文化修养与艺术意趣。后来,明朝董其昌将文人画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南北宗论”(见《容台别集》的记载),“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以文人画家的美学观和艺术观,贬低南宋以前的院画和青绿山水画体系等北宗画派,推崇以文人画为代表的南宗画派。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古代名家书画小品的投资分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