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都是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书写工具来完成的,这些中国特色的书写工具可以说是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而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自唐以来,端、歙、洮、澄四大砚种问世,砚材、砚质、砚形更加丰富多彩,从最开始只注重实用价值到更注重赏玩、收藏鉴赏价值的艺术品。发展至乾隆时,因皇帝本人对书画金石及文房雅玩的爱好,砚作为文房重器亦成为一个自上而下的观赏、把玩、收藏的热门。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清初承康、雍二帝与民休息之策,至乾隆时已是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化多样的盛世气象。乾隆雅好书画,酷爱文物,精于鉴赏。王公大臣更是投其所好,极力搜罗贡献,珍宝文玩从四面八方源源涌入清宫,使皇宫成了极其富有的文物珍玩的收藏地。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的《西清砚谱》便是一部记载皇家收藏的砚史著录,所录各类砚计有二百四十方,对砚石的正面、背面、材质、形制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这造就了砚台制作的辉煌时代,“砚式上承历代,百花齐放,风格多样。取材广泛为历代之最;雕工手法精湛、砚台雕刻精细繁缛为历代所不及;传世品之多亦为历代所不能比肩。”清代初期的砚台继承了明末的士林遗风,有儒雅之气,到了乾隆时期,清代制砚最为鼎盛的时代来临了。一方面,不断创造新的样式,造型奇巧,无所不有。另一方面,仿古觅旧,善于仿制历代优秀砚台,制造出不少仿制精品,多有仿三代鼎彝者,其佳者几可乱真。 www.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清乾隆·御铭仿青铜器端砚 中国星翁艺苑 此方仿青铜器石渠端砚便是其中仿制的精品之一。砚以端石仿青铜器,方正厚重,似斗形。口沿饰回纹,砚侧以云雷纹铺地,浮雕兽面衔环铺首,铺首两侧为夔纹。砚体仿古铜器锈色,斑驳古朴。铺首嵌铜环,质感十足。器底三层阶状凹下,中刻“宜子孙”二行三字篆书款,环以楷书刻铭“石渠唐砚贮西清,赵宋端溪此仿成。虽曰文房聚所好,却因题句辄惭生”。此砚除砚堂为端石本色外,遍体敷饰仿古铜器的铁褐色及铜绿色锈斑,古色古香,细润而坚。其设计制作风格集中体现了富丽繁缛的皇家宫廷富贵气度和精巧雅致的文人气息。 中国星翁艺苑 乾隆朝,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其工艺制作水平远远超过前代。砚本为读书写字之用具,实用性自然是其最主要的方面。然而,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和皇家的需求,其观赏性越来越多地被重视起来,在清乾隆时达到了顶峰,有些也渐渐成为纯粹的观赏品。同时,浓郁的尚古之风也成为一时主流。仅《西清砚谱》所著录的乾隆仿古砚就多达二十五种之多,样式涵盖了砖砚、菱镜砚、瓦砚、澄泥砚以及石渠、风字、八棱等等。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这批宫廷所仿,往往在制作过程中汇集了最好的能工良匠,不惜工本,以期达到皇家的需求,可说是浓郁的书生文人气息与精美典雅的皇家富贵的最佳结合。时过境迁,如同王谢堂前燕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般,旧时的宫廷制作如今也登上了拍卖图录,为藏家所追捧。当宝之! www.Artworld.cn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清乾隆·御铭仿青铜器端砚拓片-1 www.Artworld.cn
清乾隆·御铭仿青铜器端砚拓片-2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