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各类“门事件”应对不当致故宫陷舆论漩涡

时间:2011-05-25 来源:人民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各类“门事件”应对不当致故宫陷舆论漩涡

一、事件概述:

华艺美术世界网

2011年5月8日,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临时展出的部分展品遭窃。北京故宫博物院开通的实名微博于10日更新内容证实:“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展出的引进临时展览《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现公安部门正在侦破中。”

中国星翁艺苑

2011年5月11日,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其微博上爆料建福宫成私人会所。

copyright Artworld.cn

2011年5月13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网友质疑“撼”字用法。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2011年5月14日,辟谣称“撼”字没错,显得厚重。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2011年5月16日,故宫针对错字进行了道歉,再次否认私人会所说法。 copyright Artworld.cn

2011年5月18日,故宫官方微博陷入口水战,最终以故宫官网道歉结束。

www.Artworld.cn

2011年5月19日,故宫建福宫再陷“解雇门”,有微博称:宫廷文化公司疑内部人员泄密开除所有员工。 华艺美术世界网

二、媒体关注度走势 copyright Artworld.cn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故宫失窃"事件媒体报道与互动话题数量趋势图 copyright Artworld.cn

从舆情趋势图上我们看到在事件突发的伊始,新闻关注飙升,符合突发型舆情的发展特征。在5月10日仅116条新闻通稿的情况下,次日新闻转载量猛升20余倍,达到了2220条,网民开始关注。在此期间舆论从纠结于到底是“文物还是现代展品”到“故宫大盗身份”,讨论话题围绕事件本身而展开,在此过程中微博客、社区、博客讨论较为理性,负面话题量增长幅度不大,网民评价较为客观更多表现为关切之意,希望尽快破案。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新闻《故宫窃案58小时告破》成为舆情的转折点。民众在一早打开新闻力赞公安破案有功的同时,部分网络舆论出现了对故宫安防的质疑,当日相关微博话题数达到了300余条。5月13日,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网友认为“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中出现了错字,此言论得到了网友的大量转播支持。5月14日,网友质疑被媒体成文,故宫官方随即回应称“‘撼’字使用并不妥”。5月16日,面对如潮的网络质疑,故宫承认错误。至此,网络舆论开始转向,舆论核心从“技术性”偷盗探讨转向“价值型”文化水平判断,触发了网络争议。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互动舆情的走高由央视主持人爆料建福宫成私人会所的信息引起。在5月13日,故宫回应称微博信息有误,但是随着网络中“入会邀请函”等的陆续曝光,故宫不得不再次与5月16日再次回应网友,称“建福宫不可能成为私人会所”。至此,由网络舆情再次变得严峻,网民由对故宫的争议变成了批判。由此引发,在舆情趋向图中我们看到新闻量的下降反面则是互动话题数得猛增。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5月18日,故宫微博又卷入一场口水战:针对网友蔡成平发微博批评道歉信,“故宫官网”意外地在新浪微博上反击,指责前者“马后炮”、“想出名”。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双方你来我往地交锋几回合,最终以故宫官网编辑承认自己失言并道歉而结束。此事件在“故宫失窃”事件舆情将要平息之时发生也推涨了舆情走势,故宫负面舆情压力增大。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截至发稿日,故宫建福宫又陷“解雇门”。据称,因怀疑泄露故宫建福宫修建豪华会所的机密是内部人所为,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除了所有员工。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从“失窃门”到“错字门”再到“会所门”直至“解雇门”,这一场场“闹剧”让整个故宫在漩涡里越陷越深,舆情走势更加严峻,故宫负面信息呈几何级增长。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三、舆情应对过程研究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故宫失窃"事件舆情应对过程一览图 中国星翁艺苑

此次事件由“故宫失窃”引发,但由于信息不透明、应对手法落后使得后续的“锦旗错字”、“私人会所”事件让故宫博物院不断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网络舆情也从关注到争议再到批判。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失窃事件中故宫第一时间发布了故宫被盗的新闻稿件,但是在针对丢失藏品的问题上未给予民众更多的信息,使网络中针对案件产生了多处传言。随着案件的侦破,盗窃案细节逐步展开,网友质疑得到了回应。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接着,网友围绕“错字”问题进行了网络热论,故宫针对此问题进行了两次官方回应。在第一次回应中,故宫漠视如潮的网络民意力挺字没有错;在第二次回应中,故宫承认错误,并推责系保安部负责人所为。故宫的一系列不当回应触动了网络争议。

www.Artworld.cn

然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在微博中,央视主持一条“建福宫成私人会所”的言论引发网友深度关注,网络争议变成了对故宫的深度批判,虽然故宫两次进行回应,但是依旧无法阻挡如崩的民意,故宫“丢物又丢人”的言论不绝于耳。时至5月19日,故宫又陷入“解雇门”,网传由于不满泄密而开除所有员工的说法再次触动网民神经。 中国星翁艺苑

至此,由于回应不当而造成的完整舆情链显现。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各类“门事件”应对不当致故宫陷舆论漩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