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陈建辉(右一)为同学们讲解自己的画作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www.Artworld.cn
虎 陈建辉 作 copyright Artworld.c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双贵图 陈建辉 作 copyright Artworld.cn 普陀区梅岭苑小区自行车棚的清洁工陈建辉,是位来自四川绵阳的农民工。昨天下午,他的个人画展在上海桐柏高级中学开幕。而引发这个画展的,则是一项正在中英两国青少年间开展的“社区点亮生活寻找社区关键人物”的实践活动。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蜗居小屋 绘画写字 中国星翁艺苑
“社区点亮生活”是目前正在中英两国友好学校间开展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们深入了解他们所在的社区,同时放眼世界。这项活动迄今已经吸引了两国200多所中小学近十万名青少年的积极参与。桐柏高级中学校长李海棠说,学校设计的活动主题是“聚焦社区里的清洁工或环卫工人”,跟踪调查清洁工是怎样扮靓我们都市美好生活的,从而感悟普通劳动者的人生价值。高二(4)班女生吴文怡做了回有心人,她发现自己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位车棚清洁工与众不同,总见他趴在一张小桌子上画呀画的,几次走进他蜗居的小屋,每次都能看到他不是在画动物就是在画花卉,有时还挥毫写上几幅大字。 www.Artworld.cn 儿时爱好 始终不弃 copyright Artworld.cn
身为学校美术特色班的学生,吴文怡起初很好奇:“一个农民工,怎么也会喜欢拿画笔?”带着这个疑问,小吴同学试着与这位清洁工攀谈起来。起初,陈建辉很拘谨,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城市里的女生会对他的生活感兴趣,所以,对于吴文怡的提问也只是被动地应付一下。而小吴却非要穷追不舍,一定要弄明白“清洁工”与“画手”之间是怎样连成等号的。终于,陈建辉也向她坦诚了经历。今年39岁的陈建辉从小就喜欢画画,但那时在农村老家,年轻人学绘画是要被人取笑的,在旁人眼里那都是摆“花架子”,还不如外出打工或集中精力考大学更实在些。高中没毕业就辍学来沪打工的陈建辉,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但画笔和画纸却从不离身,一有空就要画上几笔。“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尽管不多,但我觉得现在的工作空闲时间比较多,可以用来画画,所以才留了下来。”陈建辉说。 华艺美术世界网 展出画作 追求梦想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回到学校,吴文怡把自己结识了这个车棚清洁工的事告诉了同学和老师,大家听了后无不露出了惊叹。于是,在美术老师胡小平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梅岭苑小区车棚角落处的一间4平方米小屋。墙上贴的和四处随手摆放的各种素描画、国画,让大家看得出神。老虎的威猛、牡丹的高贵、城市的喧嚣、市民的百态,一幅幅作品的传神与奇妙,让师生们难以想到这都出自一位农民工之手。于是,吴文怡向学校提出一个建议,能否为陈建辉办个画展,作为“寻找社区关键人物”活动的一个亮点。很快,桐柏高级中学就决定办这个特殊的画展,并向陈建辉赠送了绘画用具。仅仅20天时间,陈建辉就拿出了35幅作品,将一间教室布置成了一个精致的画廊。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现在我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画画上,我还想画《清明上河图》,想临摹宋徽宗的书法。”陈建辉说得很开心。而在吴文怡和同学们看来,他们关心这个“社区达人”,更重要的意义是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上海。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用画点亮生活的清洁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