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慢”的价值。今天,在西子湖畔,由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手中国装饰杂志社主办的“快与慢——慢生活与慢设计学术研讨会”关注的主题正是当下最被热议的“快与慢”。 中国星翁艺苑
研讨会现场 中国星翁艺苑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哲学家陈嘉映、作家格非、德国红点设计奖得主叶宇轩、“世界最美的书”设计奖得主朱嬴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瑞典银线联盟主席缘诗道、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王雪青、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周小瓯等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一起,围绕“快与慢”这个主题,结合杭州慢生活案例及国内外经典设计案例,在多学科背景中对未来可能的慢生活和慢设计提供多样性的思考。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周小瓯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作家格非 中国星翁艺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德国红点设计奖得主叶宇轩 华艺美术世界网
www.Artworld.cn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 www.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哲学家陈嘉映 中国星翁艺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 中国星翁艺苑
中国星翁艺苑 瑞典银线联盟主席缘诗道(中)在研讨会上展示自己今天穿的T恤,图案与研讨会主题“快与慢”呼应 中国星翁艺苑 自工业革命以来,效率优先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不仅表现在工厂和办公室,也逐渐扩散到生活的一切领域,文化、娱乐和私人空间也开始被相似的时间结构所占据,在这样的背景下,慢的价值标准被遮蔽。时间的紧缩,价值标准的单一和趋同,使得生活本身的丰富性逐渐丧失。泛滥的信息、飞速更新的产品和快节奏生活正在统治我们的世界,尤其是在GDP快速增长的中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社会心态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与效率优先相对立的,是对慢食、慢文化和慢生活的倡导和思考,重新评估慢的价值。慢生活运动始于慢食运动——1986年,专栏作家Carlo Petrini在罗马发起了一场反对麦当劳快餐的运动,由此拉开了慢食运动的序幕,并由此扩展到各个领域,慢城市,慢生活,慢旅行,慢设计……慢生活运动不仅或不简单地意味着放慢生活节奏,而更主要的是要打破一种狭隘的时间结构,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请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传统。以期恢复或获得对生活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www.Artworld.cn
而“慢设计(SLOW Design)”也并不简单地反对“快设计”,慢设计涉及的不只是耐力或速度,而是深思和熟虑,还有温柔而充满爱意的关照;是设计师和消费者在“被设计”过程中的一种伦理觉醒——当混乱的交通和地铁隔离护栏使我们被迫放慢速度时,我们所要求的不是放慢速度,而是打破这些愚蠢的设计,以慢生活的名义,我们要求我们的时间不是被愚蠢地剥夺,而是节省下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在快与慢的价值判断中,并不需要简单肯定或否定某一结果,而是需要认真体会选择到底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长远影响。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www.Artworld.cn
方晓风穿着缘诗道赠送的T恤与其合影 copyright Artworld.cn 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展览、工作坊、讲座等活动也在同期举行。4月16日—22日,“快与慢——杭州慢生活主题展”在万塘路258号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代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周小瓯、朱小杰、孙云、张雷、张伟、陈飞波等艺术家、设计师及杭师大美院艺术设计系部分师生的作品,旨在提取杭州慢生活设计样本,从多个视角和方向来阐述杭州城市文化中的“快与慢”。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慢生活与慢设计:杭师大今日举行研讨会热议“快与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