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工作常给人一种神秘感,但在战争期间,军事情报对军事部署、防御建置,以至军事力量等更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力。市民如对二次大战时期,英军服务团的情报工作感到兴趣的话,就不要错过现在起至明年三月十六日于香港海防博物馆举行的「英军服务团情报草图展」。
展览展出澳洲战争纪念馆借出的三十八幅英军服务团刺探日军军事情报的草图,以介绍二次大战时的战况,以及英军服务团的工作。展出的草图因逃避日军和汉奸的耳目,体积非常细小,但画工仔细,资料丰富,对抗日胜利影响深远,难得一见。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英军服务团的创立人为英军上校赖廉士。他于一九四一年香港沦陷后被拘禁在深水埗战俘集中营,但旋即逃脱。他翻山越岭,绕过沙田,抵达西贡后乘船离开香港水域,到达大鹏湾北岸的鲨鱼涌。在中共游击队的协助下,从国民党政府管辖区惠州辗转到达战时广东省的临时省会曲江(即今韶关),并在该地成立了英军服务团。 copyright Artworld.cn 当时,参于英军服务团的军官均拥有在香港及中国作战的经验。他们除了协助香港的英国战俘、集中营被拘禁的人士逃亡外,更组织情报人员,潜回香港沦陷区刺探日军的情报,对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取得最终胜利贡献良多。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英军服务团成员参于接收香港的工作,于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解散。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战后,赖廉士上校把在二战期间搜集得来的抗日军事情报草图原件悉数捐赠予坎培拉澳洲战争纪念馆。是次展览展出部分珍贵的情报草图。这些情报图显示出各受监视的建筑物描绘细致,其周遭环境、地势及地理位置、所驻守的人员数目、存放物资的种类及存量等均有详细记录,足见所得资料并非由一名情报员独力在一个短促的时段内能搜集得来。而制成的情报图,每每会交到对图中记录的地≥或建筑毫无认识的人员以作跟进,对方可能会凭此来进行空袭轰炸,或防避日军的军事还击,或用之来相约组织内的其它成员在特定的地≥交换情报。此外,为求能易于传递而不被日军搜获,此等情报图须绘画在细小的纸张上,因此有必要作出仔细的描绘和详尽而扼要的描述。由此可见盟军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实是众志成城的结果。 华艺美术世界网 海防博物馆位于香港筲箕湾东喜道175号,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逢星期四休馆〈公众假期除外〉。入场费十元,全日制学生、残疾人士及六十岁或以上高龄人士可获半价优惠。逢星期三免费入场。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有关展览详情,可浏览该馆网址 www.hk.coastaldefence.museum 或致电二五六九 一五○○查询。 copyright Artworld.c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第二海军工作部高射炮位图」,于「英军服务团情报草图展」中展出。图中的第二海军工作部,是沦陷前的英国皇家海军船坞,日军占领香港后,仍是重要军事基地。因此,日军增设高射炮及炮垒,以作防卫第二海军工作部一带上空。一九四四及一九四五年,盟军战机曾多次向港岛北部进行轰炸,可惜却误炸以东的湾仔一带民居,造成严重破坏,死伤枕藉。 www.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尖沙咀马房炮位及海军军需部图」。此图所说的印度兵房,即尖沙咀威菲路军营,也就是今日九龙公园的范围。从情报员细致描述炮垒及日军所加建的两个相连的山洞建筑、每座宿舍的位置(以其与炮位的距离为标准)和驻守士兵的数目等,可知是经过长时期的资料搜集而得出的情报。情报员描述此兵房配备了高射炮,以草树遮掩,实为提醒盟军战机在空袭时须多加防范,以免受其还击。 华艺美术世界网
「日军军事会所『水交社』地≥图」。此图显示日军「南支派遣海军」征用了亚皆老街一所民居作为其高级军官讨论机密事件的地方,并命名为「水交社」。水交社为日军交谊性质的组织,名字引自典古「君子之交淡如水」。情报员对水交社附近的环境有详细描述。此外更特别注明水交社所在的平房上安装了一枝经宪兵部特许的电线杆,以方便情报员在该处附近活动时或盟军轰炸时易于识别。图中地≥约为现时怡安阁(旺角亚皆老街与窝打老道交界)及加嘉多利山一带。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海防博物馆举行英军服务团情报草图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