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僧白丁大幅精品《岩兰双芝图》 中国星翁艺苑 (王力旧藏并题签长跋)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白丁, 字过峰,一字行民,又称民道人, 年代: 明 。介绍:僧。云南人,明楚王之裔。明亡,披薙游滇,居无定所。晚为香海庵僧本元司书记。年八十馀,殁於昆明。画史称“工写兰,抒其心画,当与郑思肖、赵孟坚旷世同珍。”白丁与八大山人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八大为明宁王后裔,白丁为明楚王后裔。(宁王封江西,楚王封湖北。)像八大一样,明亡后,白丁亦出家为僧。 华艺美术世界网
白丁为绘画史上有名的画兰大家,人以燮(郑板桥)画兰学白丁。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画兰的高手,郑板桥最佩服白丁、石涛两禅师。当时画坛评论为“白丁以少胜,以韵胜;石涛以多胜,以气胜”。 郑板桥论画兰曰:“近代白丁(民道人)、清湘(石涛)或浑成或奇纵,皆脱古维新特立。”(《郑板桥集补遗》)。又说:“白丁画兰,浑化无痕迹,万里云南,远莫能致,付之想梦而已。闻其作画,不令人见,画毕微干,用水喷噀 ,其细如雾,笔墨之痕,因兹化去。彼恐贻讥,故闭户自为,不知吾正以此服其妙才妙想也。口之噀水与笔之蘸水何异?亦何非水墨之妙乎?石涛和尚客吾扬州数十年,见其兰幅极多,亦极妙。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诗曰:“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当面石涛还不学,何能万里学云南?” (对郑板桥这首诗表露的心迹,清末云南籍著名学者、诗人石禅老人赵藩在题白丁画兰卷——藏南京博物院,见下参考图——的跋中这样阐发:“谁能万里学滇南,不学何如便不谭;此是板桥心折语,老夫粗解画禅参!”。比较白丁、郑板桥、石涛三者的画兰之作,无论从构图上,还是笔墨上,郑燮学白丁的痕迹都更明显一些。)郑板桥流传很广、经常被引用的诗句“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就是题白丁所画墨兰及八大、石涛、石溪山水合卷的。 “墨点无多泪点多”形象刻划了白丁、八大、石涛等这些明宗室王孙画家的亡国之痛和遗民情怀。 (《板桥集》、《书画纪略》、《滇南书画录》 )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白丁作品传世绝少,据《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载,全国各地馆藏仅南京博物院(见参考图)、云南省博物馆(见参考图)、浙江省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等地藏有数幅。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华艺美术世界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中国星翁艺苑
中国星翁艺苑
中国星翁艺苑
.. 中国星翁艺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上为王力收藏印及题签 copyright Artworld.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