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
时间:2007-01-11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李唐 (1066—1150年)宇欷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未,为翰林待诏。他对山水、人物、林木、竹石、禽兽等,几乎无一不工,其中造诣最深的是山水画,其次是人物画,
李唐
(1066—1150年)宇欷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未,为翰林待诏。他对山水、人物、林木、竹石、禽兽等,几乎无一不工,其中造诣最深的是山水画,其次是人物画,画牛也很出名,有一位叫萧照的人,在中原纷乱时朗“流入大行山为盗”,一天,李唐被掠,检其行囊,尽是粉彩画笔。萧照早闻李唐大名,便离开群盗,随李唐南渡,经传授,萧照届然也成了画家。李唐到了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年已八十,没有去朝廷报到,在街市上隐名埋姓卖画,境况相当困苦,曾作诗慨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不久,李唐隐名卖画的情况,被太尉邵宏渊发现,惊呼:“这是李待诏的画,李唐来临安了。”即向高宗赵构禀告,又进入画院。 李唐山水初学李思训,能作青绿山水,但更多取法荆浩、范宽,所作山水多用斧劈皴,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的先河。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最能代表李唐山水画风格的作品,应推《万壑松风图》。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李唐:《万壑松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秋景山水》(日本京都高桐院藏)

李唐:《江山小景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文姬归汉图》

此画绢上,基本上是水墨,设色淡淡。画面上,山石峻岩,峰峦郁盘,从山根到山顶,松柏葱翠,迤逦不断,山际白云缭绕,若动若静,从远处移近,水瀑两匹,从中间主峰间,飞挂而下,泉水穿过山脚的乱石,喷雾跳珠,飞溢而出,全图气氛,峻厚森严,显出飞动的意趣。远峰七、八座,贴紧主峰,若众星捧月,是堂堂正正的全景山水构图。李唐自来到临安以后,接触到妩媚秀丽的江南景色,在他敏锐的艺术感觉中,山是明的,水是秀的,树是翠的,石是润的,云是淡的,风是清的;他的山水用笔,阔起来了,长起来了;用墨,润湿了;用水,淋漓了,从而创造了“大劈法”,自成家数。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李唐
|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