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南宋宗咸淳五年(1269年),死于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前后,享年85岁。中年做过小吏,因张闾案受累坐牢,出狱后遂隐居不仕,皈依“全真教”(即新道教),寄情于山水。常往来杭州、松江、虞山(常熟)等地讲道卖卜。工书法、诗词、善散曲、通音韵、学画较晚,50岁左右开始山水画创作,曾受赵孟(俯)影响,性情上有人题他的《天池石壁图》说他“滑稽玩世”,“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酒墨秋淋漓”。晚年的黄公望,生活旷达浪漫,常酣饮游乐。 黄公望善画山水,得赵孟(俯)指授,上师董源,巨然、间及荆诰、关仝、李成诸名家,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发展了董源画派,在虞山、三泖九峰、富春之间领略江南自然胜景,随笔模记,他的作品大都体现了上述地区秀丽的山川景色。其画特色以“线绛”居多,山头多作矾石,笔势雄伟,水墨画皱纹极少,笔意尤为苍茫简远,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张宪说他的画:“笔端点点有生气,谁知痴翁不知仙。”黄公望并著有《写山水诀》一卷,对后承者以启迪。黄公望的山水画,虽多见于70岁以后所作,但笔墨气韵上,确充分表现出苍茫浑朴,秀润淡雅,蓊郁华滋,萧散清逸的不同风貌。观赏他所述的山川,实感大自然的意态,物外之情。他主张师造化,并主张见好山好水随时模记,但不以刻化真山真水为目地。现存他的作品有《富春山居图》(在台湾)、《九峰雪霁图》轴、《天池石壁图》(藏于北京故宫博院)等。 华艺美术世界网 其中《富春山居图》是他的代表作,是他晚年花了七年时间画成的。画中画了山峰数十,一峰一状,树数百,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至极,《富春山居图》,运笔上是中锋、侧锋、尖笔、秃笔夹用,将长短干笔皴擦,与湿笔披蔴皴浑成一体,画出了山回水转,仿佛数十里之遥。真是尺素绢纸,淡山无尽。清代画家邹之麟粑他的画的价值与王羲之《兰亭序》相比。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 ![]() 黄公望:《九珠峰翠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黄公望:《为张伯雨画仙山图》 ![]()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copyright Artworld.cn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南京博物院藏) ![]()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黄公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