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艺术探索 >

艺术市场与中国画的体格(上)(3)

时间:2011-01-06 来源:网络 作者:曹玉林    人浏览
”和不断强化“价值符号”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绘画语言也罢,个人风格也罢,画家身份也罢,艺术水准也罢,其实都是一种“价值符号”。而只有通过始而拥有这种“价值符号”,继而转让这种“价值符号”,获得最大的资本利润,才是这个市场参与者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艺术市场上,人们对各种与艺术规律、艺术本质相抵斥的行为司空见惯,不以为怪。例如对不可量化的中国画作品常常予以量化,以尺寸、工写、疏密、画科、名
”和不断强化“价值符号”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绘画语言也罢,个人风格也罢,画家身份也罢,艺术水准也罢,其实都是一种“价值符号”。而只有通过始而拥有这种“价值符号”,继而转让这种“价值符号”,获得最大的资本利润,才是这个市场参与者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艺术市场上,人们对各种与艺术规律、艺术本质相抵斥的行为司空见惯,不以为怪。例如对不可量化的中国画作品常常予以量化,以尺寸、工写、疏密、画科、名头等机械性的标准来确定价格;通过广告、展览、评介等中间环节,对作品进行外观包装和人为炒作,以填充更多的“符号价值”;某些得到社会认同和市场欢迎的画家自我重复,大量复制,将个人风格等同于商业品牌,不再进行更多的深入和更进一步的探求,而对于那些不具备市场知名度的画家来说,则除了极少数人卧薪尝胆,企图创出自己的“品牌”外,余者大多只能追逐流行的审美时尚,模仿名家大腕的体格,做他人牙慧的摭拾者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得艺术市场上的中国画被涂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世俗化色彩。

copyright Artworld.cn

  当然,任何观点都是相对的。虽然由于艺术市场有着鲜明的功利性,走市场化道路的作品在体格上大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趋时、媚俗、缺乏学术深度和本体探索精神等不足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类作品就没有艺术性,更不意味着这一类作品对中国画的体格转型没有意义。事实上艺术市场虽然强调“符号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但这种“符号价值”的区分和细化,却又及时地适应了不断增长变化的社会各阶层的现实需求。另外,艺术市场能够迅速地反映新的审美动向,这些新的审美动向反馈给画家之后,也常常给画家提供新的启示和新的资源,推动着中国画体格转型的本体建设。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功利性并非一无可取,适当的功利性对艺术创作不仅没有坏处,而且还是必要的激励。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和物质生产,绘画艺术因具有不可重复、不可模仿(起码理论上是如此)的唯一性,在“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天然地拥有文学作品所望尘莫及的商品价值。这种商品价值在当今的消费时代里,经过市场效应的渲染和放大,很容易转化为更多人的价值诉求。这种价值诉求一方面为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又将中国画的体格从高雅、精英、玄奥,导向浅表、时尚、世俗。因此艺术市场是一把利弊互见的双刃刀,不论是对于中国画的未来发展而言,还是对于中国当前的体格转型而言,都有着复杂而微妙的影响。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未完待续)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艺术市场与中国画的体格(上)(3)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黄公望《富春山图》考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经过几十年的辨伪,已经水落石出。黄宾虹、吴湖帆、饶宗颐、徐邦达为《无用师卷》清洗了两百多年的“冤案”,得以“昭雪”。让后人敬仰。乾隆皇帝“乱...

  • 中国历代名家画梅赏识

    有梅之记,始见于《西京杂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迄今2000年矣。 至晋,有咏梅诗现,相陆凯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

  • 运笔纵横,寒梅风骨---十万山人书法之旅述评

    98岁的孙星阁先生 在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揭阳众多的书画家中,十万山人孙星阁先生(1897-1996)是奇特的一位。他的良好的家庭出身和家庭教养,他的百岁长寿,他的...

  • 纳兰性德与历代书画

    纳兰性德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通绘画,精鉴赏。他常和一些擅长书画之道的知识分子相聚在通志堂的渌水亭,婆娑古人法书名画,或临摹,或题咏。通志堂是他的藏书室,绿水...

  •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翻译、赏析

    吴镇《竹谱卷跋》_0 吴镇《竹谱卷跋》_1 吴镇《竹谱卷跋》2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

  • 十万山人的题画艺术刍议

    题画,即在国画上题写诗文,亦称题款、题字、题识。题画艺术往往能看出一个画家的文学根柢深浅与否。 在画面上题诗或题字,作为西洋画,一般只在画面题上画家的名字。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