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的成熟时期
元代(1279年—1368年)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权的封建王朝,由于元初蒙古贵族废除科举制度,又将百姓分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四等,南人最贱,从而造成江南文人“学而优则仕”美梦的破产。为吐露胸中的不平,文人以画寄托思想成为风尚,给元代绘画带来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重要转折。同时,元代南北一统,疆域扩大,各民族间的美术交流日益频繁,涌现出一批酷爱中原传统书画的少数民族美术家。 华艺美术世界网 元四家——王蒙作品赏析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中国星翁艺苑 ![]() 王蒙 《秋山草堂图》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华艺美术世界网 王蒙(1038―1385)一作(1298—1385)元代杰出画家。字叔明(一作叔铭)晚年居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又自称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今吴兴)人。外祖父赵孟 、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征,都是元代著名画家。他工书法,尤擅画山水,以董、巨为宗,而自成面目,亦兼画人物。与倪云林、黄公望、吴镇齐名并有交往,后人称“元四家”。他创造的“水晕墨章”,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画史绘要》中说:“王蒙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恽南田更说他“远宗摩诘(王维)”。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两种,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以用笔揿变和“繁”著称;另一是用“淡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再加以破点,望之郁然深秀”。倪云林曾在他的作品中题道:“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其作品有:《林泉清集图》、《松山书屋》、《湘江风雨图》、《溪山逸趣图》以及《雪霁图》,信笔挥洒而天趣横溢、意致超绝。留传至今的还有:《青卞隐居图》、《谷口春耕图》、《花溪渔隐图》、《秋山草堂图》、《夏日山居图》等。 中国星翁艺苑 《秋山草堂图》画高山崇岭,茂树清淡,山脚草堂临水,水际荻花萧瑟,堂内隐者怡然自得。表现出江南自然山川的湿润,创造出蓊郁深秀、浑厚华润的境界。画上自题小篆书“秋山草堂”四字, 下行楷书又识云: “黄鹤山中樵者王子蒙为画于淞峰书舍”。 www.Artworld.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