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艺术探索 >

徐悲鸿“奔马”惊世

时间:2011-01-06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徐悲鸿“奔马”惊世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位画贯中西、多才多艺,成就卓著的大师。他一生创作了数千件素描、油画和中国画作品,并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所到之处,其画作都深得好评,引起过轰动。

中国星翁艺苑

1937年10月,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寓居在沙坪坝的嘉陵江畔,在艺术系任教之余,他常常独自在江边漫步。那时,山城市民多从两江挑水吃,江边汲水的百姓,挑夫挑水上山的艰辛,深深映入眼帘,触动了徐悲鸿的创作灵感,遂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巴人汲水图》。画上留白处还题诗云:“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那一年除夕之夜,徐悲鸿如平常一样在江边漫步。夜幕之中,忽见一衣衫褴褛,形容憔拙的老妪迈着蹒跚步履一边走一边捡地上的破烂。除夕寒风中的这一幕,令画家的心为之震动,他疾步奔回校园,连夜展纸作画,当晨曦初露时,名作《巴之贫妇》出世了。1938年,《巴人汲水图》和《巴之贫妇》在香港展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作”。 中国星翁艺苑

徐悲鸿的画,有笔有墨,书法诗歌也写得不错,寓书法于画法之中,是悲鸿画之一绝。他画的马,独创一格,意蕴深刻,令人叹服,故而悲鸿画马,驰名海内外。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1934年4月,徐悲鸿在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行画展,应苏联对外文化局局长阿洛赛夫之请,为观众作一次画马的现场表演,当一匹势不可挡,天马行空的奔马跃然纸上时,掌声轰然雷动,响彻整个大厅。在场的苏联骑兵元帅布琼尼,快步走到徐悲鸿面前恳请道:“徐先生,就将这匹马送给我吧,否则,我会发疯的!”面对率直的骑兵元帅,徐悲鸿应允了。布琼尼捧着“奔马”如获至宝,像打了大胜仗似的大声称赞:“徐先生,你不仅是东方的一支神笔,也是属于世界的一支神笔。你笔下的奔马,比我所骑的那些战马,更奔放、更健美!”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徐悲鸿的画好,是历经磨炼而成的。他少时随父习画,1916年赴上海习素描,1917年赴日本习美术。1919年赴法留学,遍游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博览西画名迹。归国,深入故宫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名画。他的诗书,是1916年在沪上师从康有为先生学就的,诗书画融为一体,因而是难得之杰作。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1942年6月,徐悲鸿在重庆江北盘溪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在盘溪,他创作了《群马》、《六马图》、《奔马》等作品,当时的市价,一匹马就是五百元。徐却将举办画展的收入,全部捐献,支持抗战,救济离乡背井的难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悲鸿先生的马之所以画得好,用他的话说:“速写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齐白石老人喜欢徐之作品,然独独称赞画马之作;张大千叹服徐画的人物,但更叹服徐悲鸿画的马。他常对人说:“徐先生画的马很绝,我学不到这一手”。徐悲鸿原名徐寿康,少时因家贫常遭人奚落。他愤世嫉俗,悲从中来,犹如哀鸿悲鸣,遂发愤绘画,终成大师,一直以“悲鸿”自诩。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徐悲鸿“奔马”惊世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黄公望《富春山图》考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经过几十年的辨伪,已经水落石出。黄宾虹、吴湖帆、饶宗颐、徐邦达为《无用师卷》清洗了两百多年的“冤案”,得以“昭雪”。让后人敬仰。乾隆皇帝“乱...

  • 中国历代名家画梅赏识

    有梅之记,始见于《西京杂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迄今2000年矣。 至晋,有咏梅诗现,相陆凯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

  • 运笔纵横,寒梅风骨---十万山人书法之旅述评

    98岁的孙星阁先生 在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揭阳众多的书画家中,十万山人孙星阁先生(1897-1996)是奇特的一位。他的良好的家庭出身和家庭教养,他的百岁长寿,他的...

  • 纳兰性德与历代书画

    纳兰性德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通绘画,精鉴赏。他常和一些擅长书画之道的知识分子相聚在通志堂的渌水亭,婆娑古人法书名画,或临摹,或题咏。通志堂是他的藏书室,绿水...

  •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翻译、赏析

    吴镇《竹谱卷跋》_0 吴镇《竹谱卷跋》_1 吴镇《竹谱卷跋》2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

  • 十万山人的题画艺术刍议

    题画,即在国画上题写诗文,亦称题款、题字、题识。题画艺术往往能看出一个画家的文学根柢深浅与否。 在画面上题诗或题字,作为西洋画,一般只在画面题上画家的名字。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