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1521-1593) 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徐渭多才多艺,曾经出入东南七省督帅胡宗宪的幕府,得到明世宗和一些名臣的赏识,他曾投身抗倭斗争,很想为国效劳、有一番作为。正因为徐渭对腐败的封建统治和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他才力张革新。表现在文艺创作上就是提倡创新,反对摹古,提倡独抒性灵的创作个性,反对不讲真话的伪道统。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为什么徐渭将写意花鸟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并创立了大写意花鸟画一派。 ![]() 陈洪绶(1598-1652) 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汉族,浙江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季国子监生,明亡使为清军俘获,虽胁以死,亦不肯为之作画,曾入绍兴云门寺为僧,工人物,名作《九歌》、《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 梅石图 轴 明 陈洪绶作 纸本 墨笔 纵115.2cm 横56cm 本幅署款“老蓮洪綬畫于柳莊”。钤“蓮白衣”。 是图以古拙奇特的造型绘拳石耸立,旁伴一株被截去诸多枝干的老梅树,树上几朵梅花绽蕾展瓣。构图简约洗练,并注重物象间的相互衬托与对比。画石用线勾出圆润的外形,再以淡墨渲染。画梅则用浓、枯墨笔勾勒,线条古拙方硬,具金石韵味,体现了老梅饱经沧桑的古木气息。 清内府《石渠宝笈》著录。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刘世儒 主要活动于明代正德、嘉靖(1506-1566) 字继相,号雪湖(明画录作名继相,历代画史汇传误为二人:一刘世儒字继相,一刘士儒号雪湖),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见王冕画梅而悦之,至废寝食。学成,遂负笈贾履,走名山幽谷,扁访梅花之奇,尽得其情态。王思任谓其行年九十,画梅八十年,盖纪实也。著雪湖梅谱,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成书。石渠宝笈三编载有天启三年(一六二三)作先春报喜画(梅)图。《明史•艺文志、山阴志、明画录、无声诗史、图绘宝鉴续纂、颂斋书画小记、越中历代画人传》。传世作品有《雪梅双兔图》轴,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梅花图》长卷、《梅花图》轴藏故宫博物院;《月梅图》轴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另有天启三年(1623)作《先春报喜图》轴著录于《石渠宝笈》。著有《雪湖梅谱》两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孙名应龙,字明吾,号问心道人,传祖业,绍兴府城大善寺禅房有其墨梅壁画。 中国星翁艺苑 ![]() 款识:一、雪湖刘世儒。 钤印:刘世儒 二、雪湖。 钤印:雪湖渔长、刘继相 备注:刘世儒,主要活动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字继相,号雪湖。浙江绍兴人。擅长梅花。著述有雪湖梅谱。传世作品有《雪梅双兔图》轴,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梅花图》长卷、《梅花图》轴藏故宫博物院;《月梅图》轴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另有天启三年(1623)作《先春报喜图》轴着录于《石渠宝笈》。着有《雪湖梅谱》两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王谦,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永乐至正德年间。字牧之,号道人,浙江杭州人。作梅花清奇可爱,落笔雄逸。传世作品有《卓冠群芳图》、《墨梅图》等。 ![]()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卓冠群芳图 陆复(公元15世纪) 字明本,自号梅花主人,吴江(今江苏吴江)人 ,生卒年不详。善画梅,宗法王冕,笔力挺劲如铁,发梢长而如箭,千花万蕊,标格崚蹭,柔密疏简,独具匠心。传世作品有《雪梅图》轴,自题:“大雪园林疆万木,老梅潇洒正开华。陆复。”图录于《历代梅花写意画风》。从艺活动约在宣德、正统间。此图绘老梅一枝,笔势遒劲而老辣,古拙而生动。从画中画家自题“大雪围林僵叶木,老梅潇洒正开华”中可以看出,此画是表现雪中傲梅不畏霜雪、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 梅花图 孙克弘(1532或1533-1611) 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善用枯老之笔行干作花,或著色或水墨,皆极古淡。所居曰东郭草堂,列名迹於秋琳阁,盘礴觞咏,客至如归。晚年屏却一切,仅写墨梅,亦有雅尚。 www.Artworld.cn 沈襄 字叔戍,号小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父链以劾严嵩谲戍,继又论死,襄亦濒危。及嵩败以荫补官,仕至姚安太守。少好学剑,纵横击刺得其法。见窗下老梅,日模之,后访刘世儒于万玉楼,师之旬日,尽得其意,因悟其纵横之妙,与剑法同,遂以写梅、竹称绝艺。尤善墨梅,枯润咸有天趣。天启七年尝为胡正言十竹斋梅谱作冰妃写照临水梅图。卒年约七十。著小霞梅谱,有自题梅花诗一百九十首。《山阴志、越画见闻、雪湖梅谱沈襄序、小霞梅谱、怀古田舍梅统、越中历代画人传、十竹斋书画谱》 ![]()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中国历代名家画梅赏识(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