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艺术探索 >

评析当前中国画界对中国画发展的三种认识

时间:2011-01-06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评析当前中国画界对中国画发展的三种认识

中国画的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画艺术无论从形式、技法、艺术表现等方面,以多数中国画家的看法而论,早已经集之大成,很难再有发展的余地。面对这个现状,促使许多关心中国画如何继续向前发展的画家、评论家、理论家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以及个人的见解,其中有三种观点引起了诸多的争论。

copyright Artworld.cn

其一、中国画已经走向穷途末路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其二、中国画笔墨等于零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其三、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

中国星翁艺苑

当今中国画界面对中国画如何再发展的问题,提出的这三种观点,从表面上看并不是没有道理,然而如果对这些观点加以研究,即可看到这三种提法均不全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观与片面的认识,甚至是错误的见解,因此对于这三种不同的认识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www.Artworld.cn

当今中国画艺术是否走上穷途末路,或者认为中国画已经死亡。从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出现的现状来看,持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中国画在中国形成已经近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代画家之手创立了诸多不同形式的中国画技法。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如,仅线描方法就有十八描法之说,再加上近代画家在此基础上演变出的一些线描方法,早已超过这个数量,此后又出现了大、小写意技法,兼工带写技法,以及各种皴法、点法、泼墨、泼彩,乃至后来又出现的“中西结合”方法等等。在中国画近千年的发展史中,这些中国画技法早已发展成熟,因此现今很难再创立出什么新的技法了,大量的重复古人,继承某家某派的作品、程式化的作品充斥着中国画的画界。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没有新的中国画表现技法产生,中国画就更难向前发展,也就很难成就或产生一流的中国画艺术大师。这是绘画艺术的特性,正因为绘画艺术的成功如此之难,致使今天的画家们面对中国画的现状一筹莫展。可见这时有人提出:中国画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中国画是否走向穷途末路呢?若单以求“术”(技法)变化的心态认识中国画的现状,可以说,中国画确实已经走向穷途末路,因为在单一的“意象”思维形式中的“术”(技法)是有限的。但是若要以“理”的观念重新认识这种提法,即有值得商榷之处。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美学是中国画再发展之“理”,在此“理”中包含着千变万幻之“法”,佛学中的“一真法界”正是产生中国画万法之真谛。中国画家如果能够真正理解“理”与“术”之间的关系,并能做到“圆融”“理”和“术”,就找到了解决中国画如何再向前发展的关键。中国画并未走向穷途末路,也未走向死亡,持“穷途末路”观点的人只看到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方面,可是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并未看到,故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全面的,虽未全错但只说对了一半。
华艺美术世界网

对中国画发展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观点,流露出画家对现今中国画坛中充满着程式化与形式化的现状,既不满又无奈的叹息,这声叹息体现出,在当今确实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在关注着中国画的前途问题。然而绘画问题毕竟是学术问题,也是一门科学,因此面对当前中国画出现的问题从原则上讲:笔墨是中国画的特色,离开了笔墨,就会失去画家赋予中国画艺术的灵魂,虽然持“中国画笔墨等于零”的画家认为“当今中国画界比比皆是笔墨僵化,程式化的陋习。”“没有永远不变的笔墨,工具应跟着时代走,时代变了笔墨也应该变,除了笔墨,现代新材料多的是,泥土、丙烯都可以,艺术作品表达的是作者的感情,只要感人、震撼人,工具完全不足道。”

这种认识是客观的现实的,同时也符合当今时代的思想。但是从画家这种思想中可以看到,画家是站在对画具、色彩、材料及技法表现的执著上提出的观点。从中也可以体会到画家将那些笔墨僵化、程式陋习都归于技法或材料带来的后果,然而却没有看到在当前画界出现这种现象,完全是因为对中国画发展理论缺乏认识,所以才造成中国画当前的这种现状。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单纯地改良材料与技法,确实也能对中国画的再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思维。然而从当今出现的一些以改变技法与材料的中国画作品来看,为什么从中看不到中国画的文化韵味呢?反而使人观之或像西方的“印象派”,或像西方的“抽象派”,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呢?这就引出了一个中国画的形式问题。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评析当前中国画界对中国画发展的三种认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黄公望《富春山图》考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经过几十年的辨伪,已经水落石出。黄宾虹、吴湖帆、饶宗颐、徐邦达为《无用师卷》清洗了两百多年的“冤案”,得以“昭雪”。让后人敬仰。乾隆皇帝“乱...

  • 中国历代名家画梅赏识

    有梅之记,始见于《西京杂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迄今2000年矣。 至晋,有咏梅诗现,相陆凯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

  • 运笔纵横,寒梅风骨---十万山人书法之旅述评

    98岁的孙星阁先生 在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揭阳众多的书画家中,十万山人孙星阁先生(1897-1996)是奇特的一位。他的良好的家庭出身和家庭教养,他的百岁长寿,他的...

  • 纳兰性德与历代书画

    纳兰性德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通绘画,精鉴赏。他常和一些擅长书画之道的知识分子相聚在通志堂的渌水亭,婆娑古人法书名画,或临摹,或题咏。通志堂是他的藏书室,绿水...

  •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翻译、赏析

    吴镇《竹谱卷跋》_0 吴镇《竹谱卷跋》_1 吴镇《竹谱卷跋》2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

  • 十万山人的题画艺术刍议

    题画,即在国画上题写诗文,亦称题款、题字、题识。题画艺术往往能看出一个画家的文学根柢深浅与否。 在画面上题诗或题字,作为西洋画,一般只在画面题上画家的名字。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