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Artworld.cn
明 陈洪绶 竹石萱草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13.3厘米 横48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甲申(1644年)后自称老迟,又称悔迟、弗迟、云门僧、九品莲台主者,浙江诸暨人。书法遒逸,擅山水,尤工人物,与崔子忠齐名,号“南陈北崔”。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兼有李公麟、赵孟烦之妙,设色学吴道子法。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间作花鸟、草虫,无不精妙。传世花鸟作品有《拳石山茶图》《莲石图》《笼鹅图》《玉兰倚石图》。此图采用不同的画法绘出湖石、萱草及秀竹。画家以枯笔勾石,加横皴竖苔,笔法写意凝重。萱草用双钩填色法绘写,设色妍丽,勾线细致精确。秀竹则纯以白描手法写出,线条流畅,圆润饱满,刻画入微,尽显挺拔之姿。三种画法相辅相成,天衣无缝,可见画家深厚的功力。 copyright Artworld.c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copyright Artworld.cn
明 陈栝 雪竹图 立轴 纸本墨笔 纵59.5厘米 横3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雪竹,笔法与众不同,竹以双钩疾笔写出,点笔写出灌木,雪是用枯笔随意点垛,洋洋洒洒,笔法老辣,更见生趣。在历代雪竹作品中,独树一帜。 copyright 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中国星翁艺苑
明 郭诩 杂画图 册页 纸本设色墨笔 纵28.5厘米 横4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郭诩(1456~约1529)明代画家。字仁弘,号清狂道士,泰和(今属江西)人。擅画写意人物,笔势飞动,形象清古,有时信手拈来,辄有奇趣;兼工点簇花卉、草虫,亦写山水。同时期画家沈周、吴伟、杜堇等,都推重其艺术造谐。传世作品有《杂画》《东山游屐图》等。此图册绘蕉石妇婴、青蛙草蝶、青山花村、鸡冠蛱蝶、竹石秋菊、草亭钓艇、芦塘芥菜、溪山空亭等八图,每图自题七绝一首,阐发画意。《竹石秋菊图》。作者在花鸟的表现技法上更具创造性,纯用色彩绘写,色泽鲜洁而运笔简练。在笔法上,勾曳点垛染灵活飞动,毫不板滞,生物的形态栩栩如生;芥菜、竹菊等画法,也显见他水墨写意的娴熟功力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www.Artworld.cn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明 林良 秋林聚禽图 立轴 绢本 没色 纵153厘米 横77厘米 广州美术馆藏
林良(约1416—1480),字以善,南海(今广州)人。弘治时拜工部营缮所丞,直仁智殿改锦衣卫百户。与吕纪先后供奉内廷。擅画花果、翎毛,着色简淡,备见精巧。其水墨禽鸟、树石,继承南宋院体画派放纵简括笔法,遒劲飞动,有类草书,墨色灵活,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作家,也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传世作品有《山茶白羽图》《灌木集禽图》《双鹰图》等。此图是林良写意花鸟画中的佳作。构图周密严谨,一群鸟雀栖于乌桕树和竹丛之间。以粗笔浓墨画乌桕树的主干和一群白头鸦,笔势纵横豪肆,墨色苍劲淋漓;又以放笔淡墨画竹子和小雀,画面的繁简、浓淡、疏密、虚实,都有独到之处。浅红淡绿,着色简洁,自然生动。此画表现了林良水墨花鸟画言简意骇的艺术特点。 华艺美术世界网
copyright Artworld.cn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明 孙克弘 殊竹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61.7厘米 横29.9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以朱砂写竹的并不多见,孙克弘这幅殊竹,在色彩对比和构图上都可说匠心独运。竹之妍艳与秀石之清冷沉郁形成对照。殊竹色彩上浓淡、深浅的变化,在空间上产生一种幽深的意境,使画面在艳丽中又趋向沉静、稳重。 华艺美术世界网
www.Artworld.c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明 项元汴 仿苏轼寿星竹图 绢本设色 纵56.8厘米 横29.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斜坡之上,两竿秀竹挺立于文石之后。文石用笔圆润琐碎,风格特异,浓墨点缀,苍劲秀峭。秀竹浓淡相携,意境古拙天真。 www.Artworld.c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www.Artworld.cn
www.Artworld.cn
明 徐渭 菊竹图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90.4厘米横44.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写菊花昂立,菊叶垂聚,花朵簇拥,生机勃勃。菊叶以大笔刷写,挥洒自如。旁依修竹,竹梢低垂,与菊花相呼应,饶有趣味。竹叶用笔潇洒。菊、竹下端衬以叶草,清姿逸态,淋漓尽致。笔墨干湿浓淡相宜相辅,一气呵成,韵味隽永。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中国历代竹画作品欣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