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艺长廊 > 艺术探索 >

黄公望《富春山图》考辨(2)

时间:2012-06-01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江枫    人浏览
所谓(无用师卷),是因为黄公望在《富春山图》题跋中言明赠与他的道友无用师的。因称(无用师卷)。而赝品山居图因为伪黄公望题跋中有子明隐君的字样,因称(子明卷)。据(无用师卷)上的乾隆文,梁诗正书的题跋上记载,此两卷都在乾隆时进入内府的。(子明卷)于乾隆十年(1745乙丑)由唐宇昭处流入内府。而(无用师卷)于乾隆十一年(1746丙寅)由安岐处流入内务府。因为(子明卷)比(无用师卷)早入内府一年,因此


       所谓(无用师卷),是因为黄公望在《富春山图》题跋中言明赠与他的道友“无用师”的。因称(无用师卷)。而赝品“山居图”因为伪黄公望题跋中有“子明隐君…”的字样,因称(子明卷)。据(无用师卷)上的乾隆文,梁诗正书的题跋上记载,此两卷都在乾隆时进入内府的。(子明卷)于乾隆十年(1745乙丑)由唐宇昭处流入内府。而(无用师卷)于乾隆十一年(1746丙寅)由安岐处流入内务府。因为(子明卷)比(无用师卷)早入内府一年,因此乾隆称为“旧图”。乾隆对两者进行了考定,认为(子明卷)“旧藏即富春山居真迹其题籖偶遗富春二字”。而认为“无用师卷”则“笔力尓弱,其为赝鼎无疑”(见(无用师卷)乾隆跋文),此外乾隆在(子明卷)上丙寅长至后一日题 :“向之题“山居”者遗“富春”二字……书之旧图,而正其名曰富春山居云。”在此我们可清楚看到乾隆将“山居图”(子明卷)“正名”为《富春山居图》的过程。也可以看到黄公望真迹《富春山图》(无用师卷)被定为“赝鼎”并被“改名”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说两个原因一是乾隆的无知。二是乾隆的“面子”。因为(子明卷)早(无用师卷)进宫一年,乾隆觉得不好改口。但笔者认为主要还是乾隆的无知,因为他不懂题目与作品的关系,以为只是“偶遗”而已。其次他更不懂创作者、画家的苦衷,而制造了二百多年的“笔墨官司”。

copyright Artworld.cn


       《富春山图(卷)》是黄公望创作此长卷的本题,这一点是饶宗颐先生最先敏锐察觉到的。因此,他在《明报月刊》109期发表文章为(《富春山居图卷》释疑),还是以《富春山居图卷》相称。但在《明报月刊》110期发表的文章(再谈《富春山图卷》)及在《明报月刊》113期发表的文章(《富春山卷》有关人物小记)等两篇文章在有关《富春山居图》真伪的大论辨中,已不称《富春山居图》,而以《富春山图卷》及《富春山卷》相称,真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因为自乾隆皇帝乱点鸳鸯谱二百多年来,皆以《富春山居图》相称,没有人用过《富春山图卷》的。
       虽然饶宗颐先生发现了问题,但是没有能解决问题。饶宗颐先生提出问题至今已经将近40年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图》还没有能再次“正名”,该正名了。笔者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否则就会“文不对题”,这样的研讨,会有什么结果呢?是历史尘埃应该拂去的时候了。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通过以上的考辨,我们已经清楚,黄公望的“无用师卷”应该题作《富春山图》。《富春山图》与《富春山居图》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的内涵却完全不一样。《富春山图》是以富春山为题材和内容,以表现“富春山”为主题的作品。而《富春山居图》应该以富春山居为题材和内容,“山居”是主题,应该以“山居为内容”,表现山居主人的归隐和隐逸的思想和愿望。而《富春山图》就是以富春山为题材内容,表现富春山特有的风貌和风光,表现画家对富春山和富春山水的热爱及敬慕之情,这是《富春山图》的主题。虽画面上也有一些房屋、村落,但只是富春山风光的一部分,上升不到主题上来。我们打开《富春山图》看到的确实是富春山风光,而不是什么“山居”图。
       那么黄公望心目中的“山居图”应该是怎么样的呢?黄公望的“山居图”是看不到了。但是上天是否在冥冥中对黄公望特别眷顾,帮他清洗不白之冤。在与黄公望同时期的元朝名诗人萨都刺诗集《雁门集》中,有关于黄公望“山居图”的诗篇《为姑苏陈子平题黄公望山居图》,题诗的日期是至正七年(1347丁亥)也就是黄公望开始创作《富春山图》的一年。下录其诗: www.Artworld.cn
       尘途宦游廿年余,每逢花月怀幽居。
       烟萝荦确走麋鹿,云壑窈窕通樵渔。
       那如隐君不出户,读尽万卷人间书。
       人生穹埌贵自摅,布韦轩冕奚锱铢。
       便当买山赋归欤,石田老我抚犁锄。
我们作一分析:
       “烟萝”“云壑”二词说幽深的山谷云雾缭绕,丰茂的植物被萦带环绕。“走麋鹿”、“通渔樵”指野生动物出没,偶有打柴的樵夫和渔翁过往。在宁静而深邃的环境中有一“幽居”,在幽居中有足不出户的隐君,在读尽“万卷人间书”,在穷僻的环境中耕读。诗人在此联想宦游的尘途劳碌,而起归隐幽居的情怀。
       虽然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画面,但是通过诗人的描写,可以感受到这是以归隐山居为主题的作品。幽深的山谷,丰茂的植被,野生动物的出没,隐君在幽居中耕读,是画面的主要内容。画面的结构应该用传统构图中“高远”和“深远”的方法来构成。这是黄公望山居图的构思模式。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我们将黄公望的《富春山图》与《山居图》的构思模式相对照,是不同的。《富春山图》就是以轻灵、雅逸的富春山风光为题材内容,而不是以隐逸为内容题材的“山居图”。
       通过以上考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黄公望的作品“无用师卷”应该正名为《富春山图》。至于(子明卷),还可以保留“御定”的《富春山居图》的名称,有利于区别。通过以上考辨可得出结论,《富春山图卷》的表现内容就是富春山。那么富春山在哪里,富春山有什么地理地貌特点,笔者将在下一章来进行考辨。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二  富春山考辨

       上世纪六十年代,笔者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二年级到富春江写生,从建德梅城(原严州府城)鸟石滩坐小船穿过整个人称“小三峡”的七里泷,到李可染先生画过《家家都在画屏中》的芦茨写生了二个月。之后,从桐庐县城坐船过富阳到杭州,把富春山水领略了一遍。后来,因下乡到桐庐,在九里洲等处生活写生一段时间。退休后从2004年起差不多每年要到桐庐生活几个月,在朋友的帮助下,走遍了桐庐山山水水。对桐庐富春山水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讨论“富春山”问题有很大帮助。
       前文已经考辨清楚黄公望《富春山图》,就是以富春山为主题内容的作品。那么“富春山”在哪里?从现在的地图上似乎找不到一个称富春山的山峰。所以人们对富春山的概念逐渐模糊。实际上富春山是一个地域性的名字。比如“黄山”,黄山有七十二峰之称,也没有那一座山峰叫黄山的,而是整个地域叫“黄山”。黄山比较集中一些,而“富春山”则可能更宽泛,内容更丰富,有高山峡谷,有大江有山溪,有冲积平原和沙渚、沙洲等等,尤其其中的钓台俊秀异常,所以富春山是内涵非常丰富的一个地域。翻看历史资料,历史上“富春山”的概念是清清楚楚的。

www.Artworld.cn

       查阅明嘉靖(1522—1566)《桐庐县志》富春山条目(见附图1)“富春山在县治西四十里,前临大江,有东西二台,一名严陵山,清丽奇绝,号锦峰秀岭,乃严子陵隐钓处也。西征记云:自桐君山而西有群山,蜿蜒如两蛇对走于平野之上,三江之水并流于两间,惊波间驰,秀壁双峙,上有故人严子陵钓台”。又“严陵濑在钓台下,按子陵本传云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舆地志云桐庐有严山,即子陵钓鱼处……”。(见附图2)。这是450年前关于富春山的一段记录。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附图1 www.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附图2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黄公望《富春山图》考辨(2)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黄公望《富春山图》考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经过几十年的辨伪,已经水落石出。黄宾虹、吴湖帆、饶宗颐、徐邦达为《无用师卷》清洗了两百多年的“冤案”,得以“昭雪”。让后人敬仰。乾隆皇帝“乱...

  • 中国历代名家画梅赏识

    有梅之记,始见于《西京杂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迄今2000年矣。 至晋,有咏梅诗现,相陆凯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

  • 运笔纵横,寒梅风骨---十万山人书法之旅述评

    98岁的孙星阁先生 在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揭阳众多的书画家中,十万山人孙星阁先生(1897-1996)是奇特的一位。他的良好的家庭出身和家庭教养,他的百岁长寿,他的...

  • 纳兰性德与历代书画

    纳兰性德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通绘画,精鉴赏。他常和一些擅长书画之道的知识分子相聚在通志堂的渌水亭,婆娑古人法书名画,或临摹,或题咏。通志堂是他的藏书室,绿水...

  •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翻译、赏析

    吴镇《竹谱卷跋》_0 吴镇《竹谱卷跋》_1 吴镇《竹谱卷跋》2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

  • 十万山人的题画艺术刍议

    题画,即在国画上题写诗文,亦称题款、题字、题识。题画艺术往往能看出一个画家的文学根柢深浅与否。 在画面上题诗或题字,作为西洋画,一般只在画面题上画家的名字。而中...